[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1-01 来源 :书屋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国民党左派,南社领袖,民革创始人之一。1926年,与毛主席“饮茶粤海未能忘”;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向毛主席“索句渝州叶正黄”,毛主席应柳亚子“索句”,即以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军用信笺手书旧作《沁园春·雪》赠之,后辗转流传、发表,一时轰动山城,传为文坛佳话。柳亚子一再赞叹《沁园春·雪》:“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余词坛跋扈,不自讳其狂,技痒效颦,以视润之,始逊一筹,殊自愧汗耳。”又和词一首,小序云:“次韵和毛主席咏雪之作,不能尽如原意也。”(一作“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词中日:“……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袱情着意雕。……” 柳亚子从千古词人中举例,以为苏东坡、辛弃疾、南唐后主李煜、南宋“慢”词代表姜白石均远在毛润之之下。然则何以言之?惜亚子先生未再深入论证,今试为之。 题目太大,要想在短短一篇随笔中完咸任务,则对比的材料一定要有极端的代表性,此其一;其二,对比的两边要有极强的相似性;其三,《沁园春·雪》已由“词坛跋扈,不自讳其狂”的柳氏亚子先生论定,当今的赏析文字也无数。于是,选豪放与婉约兼备的苏东坡为代表,再选其有类似词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同为悼亡诗的《江城子》为代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写景,画面雄浑壮阔;下阕先塑人,周瑜的儒将形象呼之欲出;后抒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心情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到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简直就是消沉颓唐了。 看看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吧。上阕四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以景物描写象征严峻的中国革命的形势;下阕开头两句“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提出中国革命的合格领导人在哪儿这个严峻问题,最后两句“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煞尾、高潮——同是“心情苍凉”(毛泽东自注),同是祭奠大江,但青年毛泽东却表达了投身于伟大斗一争的强烈渴望和扭转乾坤、改天换地的宏伟抱负! 再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明白如话,直抒胸臆。“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坐满面,髫如霜”,白描手法,以形象隐含无限凄怆。“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梦见亡妻,此时无声胜有声。“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梦醒之思绪,设想的画面悲凉、凄惶,简直令人毛骨悚然。苏轼此作确是情景交融之佳作,可惜格调低沉,画面晦暗,感情仪属于个人。 再来看看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吧。依毛主席信:“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自创一格。“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开首两句既上承李淑一词中“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烈士去处的问题,同时又展开了瑰丽的想象,“游仙”启程,为下文烈士忠魂进入月宫的 奇妙情节作了恰到好处的铺垫;两个“失”字表达了 和李淑一共同的对亲人的痛惜、思念之情,在“杨” 前着一“骄”字,则对亡妻喜爱、敬佩、自豪之情又跃 然纸上;“杨柳”双关,既比喻两位先烈的美好形象 和高尚品质,又符合杨花柳絮的特征——真生花妙 笔也。“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 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用典,以仙人衬 托先烈。“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笔势 陡转,则胜利之不易,烈士之忠诚,全以文学形象来 说话。构思奇特,画面明丽,格调昂扬,形象感人,一 扫苏轼“断肠”的凄苦和李淑一“惊侬晓梦残”、“满 衫清泪滋”的幽怨,充满革命者的情怀。毛泽东以自 己的创作实践证明了什么叫做“革命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相结合”,什么叫做“革命内容和艺术形式的 完美结合”。三四十年前,苏州评弹著名女演员余红 仙以一曲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唱红大江南 北,醉倒无数听众。顺便提及,李淑一,杨开慧生前 好友,时为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唱答后有 推荐李淑一担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一事——还是看. 毛主席给秘书田家英的信吧:“……李淑一女士,长 沙柳直苟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 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吏馆位馆员,文 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个人,没有录取,未便再 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 一国主席,连荐几人均遭拒绝,至革命烈属也“未便 再荐”,竞至于以己之稿费为助!馆长章士钊的狷介 之气自不必说,而领袖不以为忤,反以“自律”,真令 人无以为赞也! 辛弃疾,不提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 身后名”把他的形象破坏得一塌糊涂。 李清照,不说了,无非前期贵族少女、少妇的 “却道海棠依旧”,后期“乱世佳人”的“怎一个愁字 了得”。 李煜,更不必谈,一个无能皇帝丢了小朝廷后 “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无尽感慨耳。 值得一提的是造情高手柳永——柳公子。他的 《雨霖铃》名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毛泽东也不输于 他,《贺新郎》“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尤 其“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真神来之笔, 怎不教人为之动容,泪湿衣衫!那柳公子,科场失意,排遣于风月场,“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副水边酒肆、借酒浇愁的落魄书生形象。毛泽东则“凭割断愁思恨缕”,儿女情长,英雄气更长,他要投身到“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的传大斗争中去,并且憧憬着“重比翼,和云翥”的美好未来,这是海燕迎接暴风雨的豪迈情怀,这是大鹏鸟搏击万里长空的雄伟气概。 毛泽东所有那些唱和的诗词,与柳亚子、李淑一、当代文豪郭沫若,还有跟陆游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咏梅》,只要你把原作、毛作对比着读一遍,则文野高下顿时分明。 差距在哪里?不在语言形式(句式、押韵、对仗、平仄)、知识含量(用典)、写作技巧(构思、表现手法),甚至也不在于创作方法,而在于——境界。境界不等于意境。文学家们皆善于营造意境,但是各人营造的意境有高下之分,这就属于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颦心也”,此言得之。惜观堂先生自己未悟得人生境界,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不然,则以毛泽东的创作实践来丰富、更新、发展他的“词话”理论必矣。 则境界取决于何?思想也。境界就是作者思想高度的艺术化,世界观、人生观的艺术化,就是作者综合素质、人格魅力的形象写照。境界的一个同义词是眼界——个人对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的认识水平。眼界的艺术化部分就是境界。那苏东坡以儒释道为思想基础,毛泽东则不仅也熟知儒释遒,更有外国的先进理念——尼采的超人哲学,近代英法美思想家的民主、平等、自由观念,特别是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武装,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出神入化,诉诸笔端,东坡之流何能及之?毛泽东创作不是单纯地舞文弄墨,也不是个人排遣,他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乃至世界格局联系在一起,他的诗词分明就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此乃毛泽东文学成就之秘诀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毛泽东诗词就处于这样的最高境界。 当年,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的陈布雷都对着蒋介石直言不讳地称赞毛词《沁园春·雪》:“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蒋公介石自知与毛泽东在文才上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于是急令陈布雷寻找“枪手”,后又全党(国民党)动员,秘密征集唱和之词,要求在意境、气势和文字上压倒毛泽东。无奈呈上来的都是“续貂”之“狗尾”,都“散发着腐尸气息”,直令蒋介石恨得咬牙切齿,急得欲哭无泪。 毛泽东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确,围绕着他的这首《沁园春·雪》所进行的一场较量,就是解放战争前夜双方使用笔杆子的一场前哨战、遭遇战,这一战就已经定下了蒋家王朝灭亡的气数。毛泽东这首词一经发表,国统区的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就为之倾倒,从对他个人认识的大转变到对整个共产党认识的大转变,纷纷对延安宝塔山驻足以望,翘首以盼。 对比完了文人之后,再来对比政治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毛主席评论过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身兼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的人物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皇帝,胜似皇帝”的曹操——曹孟德。我看,曹、毛,不用浪费笔墨了,“昭昭然黑白分矣”。 军事上,毛泽东是从不摸枪的军事统帅。四渡赤水、三大战役,不必说了。他用马克思
?齐师伤?
作者: 暂无 日期:1936-01-01 来源 :儒效月刊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齐师伤?
<韩非子>内的法理思想
作者: 暂无 日期:1996-01-01 来源 :台大法学论丛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法家思想渊源虽颇深远,但成爲一个理论系统则应归功於韩非。他从人性开始,进而讨论社会的必要、社会的演变、各时代社会的治理原则以及当前社会的问题,最後才提出了他以法而治的种种理由和办法。他的理论和商鞅之说相近,但比较精深,而其理想也比较高远。 韩非认爲人爲了个体的生存,无不有自利及计算之心,但是一般人都太愚昧,不足以有效地谋求自己的福利,而必须听从特别聪明能干之士的领导,组成社会,才能解决他们生活里的问题。 因爲人的生活环境因时而异,所以在不同的时代里,人们所需的领导者也不相同。例如上古人们患於禽兽、疾病,有巢氏乃因教民巢居熟食而成爲领导者;中古天下大水,鲧和禹乃因决渎而成爲领导者。 後世与古代相异之处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二是一般人们智力及自信心的加强。因此之故,治理的策略也有不同-古代「人寡而相亲,物多而轻利」,少有争夺,而且「黔首悗密」,「可以虚名取」,因此尧舜文王能够以揖让。仁义治理天下;而韩非之时则是人多财寡的「大争之世」,人们又「伟詗智慧,欲自用,不听上」,倘若仍要以宽缓的先王之政来治理,不仅如守株待兔不可得再,更像是「无辔策而御駻马」,必致颠覆。这是韩非基於其社会演变理论,对当时称颂尧舜文武的诸家所做的第一步的批评。其次,他认爲舜篡尧,禹篡舜,并未揖让;而且即使曾有此举,也因当时社会贫乏,统治者的报酬有限,所以易於爲之,并非因爲尧舜具有特别的美德。总之,韩非认爲尧舜等等一般人所谓的圣贤,并不能作爲榜样,统治者不能盲目地仿效,而必须认清社会上的重大问题,然後制订一套适当的治理原则。 依照韩非的看法,当时的社会有三大问题:第一是重人拔扈、第二是君主无能、第三是规范混乱。我们现在先看前两个问题。韩非所谓的「重人」是指当时的贵族与大臣。他们爲了扩张自己的权势,往往与君主斗争。依照韩非的分析,在这种斗争里,臣子有「八术」以制君,而一般的君主非但没有反制之术,而往往陷於「十过」,难以自拔,结果当然一败涂地。 爲了避免这种恶果,韩非建议君主应该善用他的「势」、「术」和「法」。(这三者本是慎到、申不害和商鞅三人分别强调的,而韩非则认爲三者犹如衣食,缺一不可。)他所说的「势」就是一种特殊的地位及其相伴的权力。据他说如果没有势,尧也不能统治三个人;有了势,桀就能够扰乱全天下。 有人会说势既然可被善用也可被滥用,所以重要的不在於势,而在於人-必须要有善人,才能使势发挥良好的效果;如果假恶人以势,则如爲虎添翼,结果不堪设想。韩非承认势可以被滥用,但是他指出:如果只有圣贤才可以用势,社会一定乱多治少,因爲大圣大恶皆千世一出,其间均系「上不及尧舜,而下亦不爲桀纣」的「中主」。如果他们能够「抱法处势」,就可以治好国家;如果他们「背法去势」,结果就难免大乱。 关於「法」,韩非有一套相当周密的理论。他像商鞅和荀子一样,也将法比做规矩、衡石等等测量的工具,但是又更进一步,将法比做椎锻和榜檠,可见在观念上他认爲法还有一种「平不夷」和「矫不直」的强制性。 法的基础是甚麽?韩非认爲不在天鬼的意志和人民的愿望,而在圣人的智慧。因爲天鬼不可信,而人民则愚蠢短视,看不见自己真正长远的利益,所以圣人只要能「度於本」,所立之法即使「逆於世」,「拂於民心」,也没有关系。此外,韩非又认爲圣人立法应该要「顺於道德」,这一点很容易引起误解,其实他所说的「道德」,并不是一般人所了解的仁义等等准则,而只是一套自然规律-例如人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立法不能违反这种规律,强人之所难。 如果立法不必顾虑人民的好恶,法的目的何在?韩非与商鞅一样,强调法的直接目的是要使国家富强。但是他认爲法还应该更进一步救祸去乱,使「强不陵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无死亡系虏之患」。这种看法,比商鞅的高远得多了。 韩非认爲爲了上述的目的,法应该具有若干特性:第一,法应该明白易知,像简单的工具一样,即使拙匠也能使用。第二,法应该「一而固」,但又不可僵化。第三,法不可能完全有利无害,只要利多於害就可以了。第四,法必须有赏罚爲後盾,否则就只成了空话。第五,法不但应该高於其他规范,而应该是唯一的规范。 爲什麽法必须伴以赏罚?因爲人有计算之心。识是之故,在制订赏罚之时,首先要注意所赏者应该是可爲之事,所罚者应该是可不爲之事。其次要注意的是,赏罚应该与被赏被罚之事相关-像商鞅那样以官职赏战功是不对的。再次,爲了使人乐於趋避,赏应厚,罚应重。最後,应以重罚惩小过,因爲人「不踬於山而踬於垤」,重罚可以使人畏而不犯。 任何一个社会里都自然地存在着许多不同性资的规范,爲什麽要独尊法令而排斥其他?关於这一点商鞅已经有所阐述,而韩非则说得更爲清楚。首先,他指出法以外的规范常常与法发生冲突-例如法令有处罚逃亡之条,但是道德对於临阵脱逃潜返养亲的兵士却称之爲孝而加以褒扬。其次,他又指出许多法以外的规范互相矛盾-例如道德既誉尧之圣,又誉舜之贤。这种规范的冲突和矛盾使人们陷人了极深的困惑和旁徨,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多的纠纷和动乱。这就是韩非认爲当时社会的第三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当然不是韩非最早发现的,他之前的许多大思想家都曾注意及此,其中儒、墨二家都认爲许多规范可以并存,但楚应该分别高下;道家则主张独尊其「道」,而废除一切其他的规范;商鞅也有类似的主张,不过他要独尊的是法。韩非继承商鞅之说,并加以阐述,认爲假如法以外的规范能够促使国家富强,就遵行它们也无不可,但是依照他的看法,它们除了互相矛盾之外,还有两个更大的缺点:一是它们都不实用-犹如「尘饭涂羹」,只可以供儿童玩耍而不能用以治国;二是它们有害於国-例如主奉行仁德,就喜欢赏赐而不忍诛杀,但是无功而赏,有罪不罚,必然导致大乱。因爲法以外的规范有这许多缺点,所以韩非认爲应该废除,而由君主所市」订的法令取代。他的「明主之国」便是如此-「言无二贵,事无二适,一归於法」。不幸的是一般的君主不但不这麽做,反而尊崇那些与他自己的法令相冲突的规范,结果弄得「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当然引起大乱,以致「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 君主制订了法令,需赖臣工去施行。但是君臣利异,群臣爲谋私利,往往玩法弄法,所以君主必须有一套办法控制他们,这办法就是「术」。韩非强调的主要是「循名责实」、「授事课功」的辨诬、禁奸之术。此外还有若干司法之术:包括鼓励告奸、虚静听审、依法决断、善用刑赏等等。关於最後一项,韩非说得较多。首先他强调赏罚是君主控制臣民的「二柄」,不可被臣工窃取;其次是刑赏必须施诸应得之人;再次是刑赏应「必」,使人不敢存侥幸之心;再次是刑赏应「平」,「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最後是应以钜刑加於细罪,使民不敢轻於犯法。 假若韩非这套立法、司法的理论能够付诸实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细读其书,可以发现他似乎认爲首先将出现一个「明主之国」,然後是一个「至治之国」,最後是一个「至安之世」。在「明主之国」里,「无书简之文,以法爲教;无先王之语,以吏爲师;无私剑之扞,以斩首爲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於法,动作者归之於功,爲勇者尽之於军。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在「至治之国」里,「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发矢中的,赏罚当符;故尧复生,羿复立。如此则上无殷夏之患,下无比干之祸,君高枕而臣乐业,道蔽天地,德极万世矣。」在「至安之世」,里,「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故车马不疲弊於远路,旌旗不乱於大泽,万民不失命於寇戎,雄骏不创寿於旗幢,豪杰不着名於图书,不录功於然盂,记年之牒空虚。」 换句话说,韩非的理想国共有三个层次,要分三个步骤才能实现。在其最低的层次,需由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统治者(明主)制订法令,并且使它们成爲全国唯一的一套规范,指出一个唯一的目标,建立一个唯一的价值体系,使人们不再困惑,而能同心协力去追寻此一目标和价值。在中间的一个层次,法令已彰,很少纠纷,如果还有人犯法,只要依法审断,结果一定中肯,人人都会乐於服从,不会有暴虐篡乱之祸。这种情形看来像是尧羿等圣人在位似的,其实因爲臣民守法,各乐其业,统治并不困难。(所以实际上只要有一个「中主」「抱法处势。,就可以维持普遍并且长久的安宁秩序。)在最高的层次,法令本身已经臻於完善,清纯朴实,没有任何不当或混淆的情形。人们完全地接受了它,成爲了心中一套自然而然的规范。大家依照这一规范而生活,没有烦怨,没有冲突,当然更没有战争,因而也没有解纷平乱的英雄和事蹟可言。 以上是<韩非子>内法理思想的大要。他的理论比商鞅的周详,但是还有许多缺点。以下是其中有关立法、司法的一些重要问题: 韩非需要一个圣人来立法。圣人自何而来?儒家认爲可以经由教的圣人必须是天生的。据他说这样的圣人千世一出,果真如此,法制育和修养而产生,韩非没有讨论这些或任何其他的培训方法,所以他的建立就极爲困难了。然而他又说法不可僵化,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改变。如果这种需要发生在前後圣人出现之问的一千世内,该怎麽办呢? 韩非强调在法令建立之後,「中主」「抱法处势」就可以将国家治好。这种想法未免过於乐观,因爲坚守法令并且付诸实施,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而且依照韩非自己的观察,由於「君臣利异」,「上下一日百战」,要一个「中主」战胜群臣,保住势位,已极困难;要他更进一步治好国家,期望未免太高了。 韩非对於「中主」这种过分的期望,起源於他对於法令本质的看法。因爲他将法令看做规矩、衡石之类简单、易用的工具,所以认爲司法是极爲简易之事。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因爲世事无常,人情万变,即使是圣人所立之法,也不可能顾及一切可能的案件,所以在许多情形,人们会发现法令虽多,仍无完全妥当可用之条,如非另立新法,就只有允许司法者援引相近之文,而加以扩充性或限制性的解释。此一工作绝非简易之事,所以韩非又说「中主」需要一批「智术」、「能法」之士爲其辅翼,但是他没有说明到那里去找这种人,以及如何使他们发挥其才能。事实上他承认这种人十分难得,并且他们常被「重人」欺压排斥,不仅难有成就,甚至不得善终(韩非本人便是一例)。既然立法要靠圣人,司法要靠智能之士,韩非所强调的「抱法」而治,其贵还是人治,至多也只能说是圣贤之士「用法」而治,不是今人所说的的举国上下-遵於法的「依法」而治。(韩非确曾强调用法应平,主张「不辟亲贵,法行所爱」。但是细究其意,不过是要「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将同样的法令适用於全国臣民而已,至於君主以及嗣君,则不在此例。所以他的想法与「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观念是不同的。) 因爲韩非认爲人皆自利及有计算之心,所以强调可用赏罚来驱使人民,推行法令。但是如果人还可以有其他的「心」(例如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赏罚就不一定绝对有效了。韩非又说爲了「以刑止刑」,应该科轻罪以重刑。但是最重之刑不过一死,倘若社会秩序业已崩溃,人人挺而走险,则如老子所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最後要谈的是韩非的理想国。如前所说,因爲需要圣人和智能之士来立法和司法,他的理想国是不容易实现的。但是假如可以实现,人们是不是能够接受?依照他自己的描述,他的理想国是强大富足而又安宁有序的。爲了保持这种状态,人民必须继续不断地努力於农战,此外不得从事任何其他的工作,追寻任何其他的价值。他们对於君主应该绝对地服从-如果他是一个「明主」,固然应该如此;即使是一个滥权虐民的暴君,人民也只有忍受,不得违背-因爲有政府总比无政府好。在这样的国家里,除了君主之外,任何个人都没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就像一群蚂蚁或蜜蜂一样地生活着。这样的生活是人们能够接受的吗?
1个罗森、3个关于
作者: 暂无 日期:2007-01-01 来源 :今古传奇·武侠版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关于武侠 很难描述起自己与武侠的关系,套句俗话来说,是千丝万缕。记忆中,最早的印象是小时候看的港剧。那时候,只要是古装的港剧,几乎都与武侠有关,就连《杨门女将》,也可以看到降龙十八掌连败众高手,打得番兵一塌糊涂。 年纪太小,实在看不懂什么门道,只是呆呆地坐在银屏前傻笑,学着里面的主题曲,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再来就是到小学时期了。罗森生性好静,平常一坐就是几小时,学走路比别人慢,看报纸倒是比别人早。在这样怪异的成长历程中,开始接触到武侠小说。 最先接触到的是金庸,以金庸小说的普及度而言,这似乎挺正常的。家里长辈留有几套早年买回家的金庸小说,被找出来之后,就当作无价之宝,偷搬回家,埋首研读。以当时兴奋的程度来说,有点像是张无忌抱着赵敏狂奔,那种希望路永远走不完的心情。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从小到大,看过的武侠小说实在屈指可数,金庸、古龙、温瑞安、奇儒、黄易……剩下的那些,往往书拿来翻一翻,就觉得内容、情节依稀相识,没什么想看下去的念头,结果,书翻几页,还是放回架子,改拿旁边的漫画。 真正灌输不少武侠常识给我的,反倒是香港的武侠漫画。从最早登陆台湾的《风云》开始,到《中华英雄》、《刀剑笑》、《天子传奇》、《义勇门》……五花八门的各种视觉效果,颇足称道的剧情节奏,都有着相当强大的吸引力。
.在幻想中漫游世界——凡尔纳与他的科幻创作(下)
作者: 暂无 日期:2001-01-01 来源 :中国科技月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科幻小说 广泛流传 科学的发展 未知的世界 普及科学知识 科学小说 科学幻想小说 宇宙飞船 作品 人物塑造 
描述:儒勒·凡尔纳无疑是一个奇 迹。 他并非科学家,也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但他却是当时法国最有学问的人;他的作品主人公大多是男性,也绝少爱情和性这些“佐料”,但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却依然广泛流传,深为各国读者所喜爱。 更令人赞赏的是,他的“科学小说”(其总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充满了丰富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许多精妙假设与预言,后来大多也为科学的发展所印证或实现。
(转版)再思儒学:回归“仁”与“礼”的统一
作者: 暂无 日期:2015-07-31 来源 :上海文汇报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上接7版)塑造,每每容易把成人过程理解为外在灌输,并使之带有某种强制的性质。这一进路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对仁的抽象化或虚无化。孟荀分别从不同方面展开了原初儒学所包含的“仁”和“礼”。在宋明时期,这一分化或片面化过程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发展。理学诚然有注重心体与突出性体的分别,但从总体上看,都趋向于将“
(西汉)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 (西汉)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 复兴儒学教育思想与《新书》《法言》选读 第1辑 第14卷
作者: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  日期:2006-05-01 来源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中国文学 作品综合集 教育名著 
描述:(西汉)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 (西汉)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 复兴儒学教育思想与《新书》《法言》选读 第1辑 第14卷
(聲色點擊)說儒
作者: 王和  日期:2014-11-2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聲色點擊)說儒
(筆雯集)孔子在陳
作者: 冬春軒  日期:2016-06-09 来源 :澳门日报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孔子在陳日前寫過周公與孔子做夢扯上關係。今天且說一個“陳”字,同樣與萬世師表的孔聖有緣。《論語.衛靈公》:“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陳,其實是“陣”字,古相通。衛靈公問孔子軍事,孔子不是戰爭販子,不想人們挑起戰爭,縱使有孫臏之才,孔明之計,也
(筆雯集)嘆寒儒謾讀書
作者: 暂无 日期:2010-04-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筆雯集)嘆寒儒謾讀書
< 1 2 ... 6119 6120 61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