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正德性与兴礼乐:孔子正名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方法学意义
作者: 李景林   来源: 2010国际儒学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正名的目标,指向“兴礼乐”的人伦价值系统重建。但它并非一般所认为的“复周礼”或以周礼矫正现实,而是一种以德性的回复为进路的价值重建。孔子正名论所要求的“言”,是有德者必有言,言而世为天下则意义上的言,体现了一种对至善价值的终极性指向。孔子正名,首先落脚于对社会德性及其表征的德目系统的正本清源,其对涉及到为流俗所熟知,朱紫难辨,易于混淆其本质差异的德性及名目的区分界定,尤其严格。正名在孔子的思想系统中,具有一种方法学意义上的普遍性。“礼以义起”,德性内涵的厘清和价值尺度的重建对于礼乐系统的奠基作用,赋予了“
教化儒学论 李景林说儒
作者: 李景林   来源: 贵阳:孔学堂书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研究   儒学  
描述: 本书研究了教化的观念、性命说、德性与工夫、礼乐教化与伦理世界、儒学的当代重建等内容。
教化视域中的儒学
作者: 李景林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本书作者立足中国儒学的思想内涵,并以西方哲学中黑格尔、康德、伽达默尔、理查德·罗蒂等人的思想为参照点,尤其在考察了中国儒学近百年发展史的基础上,认为儒学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说已成为“游魂”和“博物馆收藏品”,一支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血脉,不可能被轻易斩断。儒学并没有死,用一种合理的方式把儒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建起来,儒学之“魂”乃能附其“体”,中国文化亦才能有其“魂”,从而真正实现它的现代化。由此,也可见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表现出的极大的现实关怀。
圣与神之间--儒学的超越观念及其实现方式
作者: 李景林   来源: “儒释道融合之因缘”研讨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圣与神之间--儒学的超越观念及其实现方式
教化观念与儒学的未来发展
作者: 李景林   来源: 2008·国际儒学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教化观念与儒学的未来发展
重建儒學與民眾生活的聯繫
作者: 李景林   来源: 第三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以身體道   教化理念   禮儀禮俗   民眾生活   儒學  
描述: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一種具有教化意義的文化理念。因應社會生活和民眾生活的樣態、形式而始終與之保持著一種相切互成的關係。現代以來儒學與現實政治制度的解構,是一個歷史的進步。但現代儒學和傳統研究完全被納入西方式知識化、專業化的教育體系,退居學院化知識性一極;而以經典誦習為內容,以立志成德、敦民化俗為目的的儒學教育,已喪失其寄身之所;作為中國社會民眾生活樣態的傳統禮儀、禮俗,遭到嚴重破壞,不再具有它在自然歷史因革連續性中承載完整文化資訊的作用。儒學失去了它與社會民眾生活關聯的載體。當代中國社會處於一種民眾生活“無
论儒学的个体性原则
作者: 李景林   来源: 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论儒学的个体性原则
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的根本精神
作者: 李景林   来源: “2006·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教化   圣与神   教化的哲学   自由   礼乐   存在性事实   实现论  
描述: “教化”是儒学的一个核心观念。但儒家教化的形上学基础是理性人文义的“哲理”,而不是单纯信仰义的“教理”。儒学并未独创一套为其自身所专有的仪轨系统,它所据以施其教于社会生活的仪式系统,就是作为古代中国社会普泛生活样式的“礼乐”。这不断经由儒学形上学诠释、点化、提升的礼仪和礼乐系统,具有一种因革连续的历史变动性和对其他宗教生活样式的开放和包容性。它与一般宗教仪式、仪轨系统所特有的固定性和排他的性质,有根本性的区别。儒学的教化,可以称作是“哲学义的教化”。儒学作为“哲学”,以“教化”为其旨趣,其思想的视域是实现
重建中国学术的通性基础
作者: 李景林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重建中国学术的通性基础
重建中国学术的通性基础
作者: 李景林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上世纪初以来,中国学界出现过两次可以称作是"国学热"的学术思潮:一是民国初年兴起的研究国学和整理国故运动,一是近年以来的有关国学的讨论。近年有关"国学"的讨论,是中国学术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自我反思,它标志着中国学术文化在思想和理论层面上的一种自觉,与上世纪初叶的"国学热",意义有所不同。民初的国学思潮,其着重点在于回应"西学"的挑战,以达成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本世纪初以来所兴起的"国学热",其指向乃在于中国学术文化之独特性或主体性的重建。从长时段的角度看,二者虽指向略异,而其本旨却可以互通。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理解国学的意义,并合理地把握其学术的定位。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