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释道背景下的唐代诗歌
作者: 陈炎   李红春   来源: 北京:昆仑出版社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唐诗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包括引言和四章正文:万象更新的初唐英姿、恢弘壮阔的盛唐气象、百舸争流的中唐风采夕阳西下的晚唐韵味。书前有季羡林所作的丛书中、英文总序。
大唐茶诗
作者: 王龙   丁文   来源: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唐诗   诗集  
描述: 大唐茶诗融汇了儒、道、释三教文化,对中国茶道“形而上”主体有鲜明的表述。全书录唐代茶诗(含赋和联句)600余首,涉及诗人140余位。诗体有古体、律诗、绝句、题材广泛。
南京大学孔子新汉学 唐诗与宋词
作者: 莫砺锋   来源: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诗歌研究   诗词研究   宋词   唐诗  
描述: 本书选择唐代诗人李白、杜甫与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进行重点介绍。全书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唐诗概述、李白、杜甫、唐代的其他诗人、宋词概述、苏轼、辛弃疾、宋代的其他词人。
唐诗中的维摩诘意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摩诘经》意象   维摩诘   居士佛教   唐诗  
描述: 在文人的眼中,"维摩诘"充满了魅力。每一位知识分子,都有他们所各自理解的维摩诘。"居士佛教"概念的形成,与"维摩诘"的居士形象渊源非浅。唐代文人所用的《维摩诘经》意象,可由《全唐诗》收录的作品窥见
论宋代中秋词创作的背景
作者: 暂无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秋词   背景   唐诗  
描述: 宋代中秋词创作有其文学背景、思想背景、心理背景,即唐代中秋诗歌的影响、宋代儒释道思想的结合、市民精神的勃兴和士大夫情怀的彰显。
唐诗中的“牧童”意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牧童   文人理想   唐诗   意象  
描述: 牧童形象自唐代开始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定的文学意象和理想化身。唐代诗歌中生活化的牧童形象有时也成为诗人揭露社会现实的代言者;而诗人理想中的有短笛、老牛相伴的牧童意象,所描摹的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也逐渐成为唐代文人的梦想和理想人格的优雅化身。"牧童"意象是唐朝繁荣稳定的社会现实和农耕技术空前发展的表征,是唐代社会儒、释、道三教合一社会思想观念的诗意投射,是佛教宣传教义的直接展示。
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诰   谏官   唐诗  
描述: 唐代政治重尚谏 ,在谏官的任职资格中 ,文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唐代谏官的任职制诰中 ,有文学与学术并举、文学与政能并举、文学与德行并举三种现象。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 ,综合了儒、吏、行、史诸方面 ,超越了纯粹的艺术范畴 ,赋予了文学和文学家重大的使命和责任
洙泗弦歌之风在唐诗中的变奏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洙泗   文化   儒风   唐诗  
描述: 弦歌诗颂是儒家礼乐文化的象征。儒风的兴衰崇黜与时推移。唐代儒学的命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在唐诗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记,即盛世的崇儒,转型时期的复古和衰世的追怀。
论禅学思想对唐诗和日本俳旬韵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俳句   唐诗   禅学   差异  
描述: 禅学思想对唐代文学有重要影响,传入日本后。对日本文学的俳句亦有影响。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禅学思想在二者中的体现又有所不同:中目文人把儒、释、道三者相结合,创作出中国化的禅诗;而日本对禅学的吸收更为纯粹,在俳句创作中深深地体现出禅学思想。甚至禅学思想成为其主导思想。
李白游仙诗中的生命反差与人间性格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文学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仙诗   李白   社会关怀   唐诗  
描述: 李白,無疑是中國詩歌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然而解讀李白歌詩時,常陷入非儒即道的框限當中,究竟其生命特質如何?我們又當如何解讀李白歌詩?人稱有仙才仙風或天上謫仙人的李白共有遊仙詩六十多首,為何他要寫遊仙詩?而他又如何敘寫遊仙詩?內容意蘊又如何?本文擬透過遊仙詩來勾勒李白的生命情調與關懷。論述理序,先導出研究李白的進路有二,其一指出李白有道家卓爾飄然之仙風道骨;其二揭示李白有儒家用世之心。後世研究李白者是不是必定框限於儒道分釋,以提攝問題。二論李白生命歷程由行旅之遊轉向神仙之遊的原因;三論李白遊仙詩所豁顯的內容為何?其一、反映在生命反差的悖逆當中,其二、照映出濟世憂憫的社會關懷,終論李白生命特質能翻轉生平臆氣。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