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沙门袒服」论所反映儒、佛身体观的顺逆之辨及其文化意涵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汉学研究

【关键词】 儒佛交涉 东晋 何无忌 慈远 沙门袒服 身体观

【摘要】東晉時期的「袒服論爭」,在儒、佛交涉史上有一定的意義,所反映的是僧人服儀殊制於世禮所帶來的衝擊,此緣於袒服之儀形作為一種象徵或符碼,於當時的中土未有一套合宜的定義,故相關論爭可視為二家在立義中游移、反省乃至尋思的解讀過程。本文即以此為研究主體,從身體觀的角度切入觀察二家對袒服理解的歧異。研究過程中發現,二家皆籍由傳統經典舊經驗中的觀念,作為解讀右袒現象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從而賦予辨位上、形式意義上以吉凶等價值判斷的隱喻,但二家對沙門右手且身體觀的詮解卻有「順/逆」結果之不同:如佛教論者的代表慧遠,將右袒上綱到整個佛法修習的宗致問題,從而以緣「逆」為「順」的立場,賦予袒服以進德體道的內涵,認為右袒乃寓有對存生順化等因緣網絡解構的動機與因素,從而超越世禮之吉凶觀念;名教論者如何無忌則質疑慧遠是以右為凶,以袒為逆,有違傳統禮俗的左、右之辨。本文即在此間差異的對較中,觀察「名教」與「佛教」如何在宗致意識型態的介入與影響下,主導袒服所隱喻之身體觀詮釋的操作,最後再歸結於右袒於中、印文化交涉意蘊的檢討。

【年份】2011

【期号】第4期

【页码】73-106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