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的经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

日期:2008.01.01 点击数:18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中国哲学史

【关键词】 佛老思想 北宋时期 理学家 儒家伦理 思辨哲学 经学思想 方法论原则 吕祖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编号:04XZX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北宋时期,理学兴起,程颢、程颐、张载等新儒学者面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和儒学式微、伦常扫地的局面,以儒家伦理为本位,批判地吸取佛、道精致的思辨哲学,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建以求义理和天理为标志的理学思想体系。与之相应,在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上,理学家们以义理为指导,解经释经,发挥心性道德之说,而与汉唐经学重训诂注疏、轻思想阐发的学风旨趣各异。至南宋吕祖谦(1137~1181)之世,即宋孝宗乾道、淳熙(1165~1189)年间,理学有了大的发展。其时,朱熹继承二程,与同时代包括吕祖谦在内的诸多理学代表人物及其学派展开辩论和学术交流。他们创办书院,开门授徒,会友讲学,著书立说。在相互辩难、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婺学、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江西学等几大流派,朱、吕、张号称“东南三贤”,在当时影响很大。在治经学上,与宋学以义理解经的经学变古的时代思潮相适应,吕祖谦以理学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以理视经”的思想,跳出汉学繁琐释经的窠臼,而不以经视经,批评章句训诂之学;并提出“经非疏我,而我则疏经”的解经原则,强调解经人在经典诠释中以理释经的主动性,主体与经典结合,而非以经为我心的注脚...

【年份】2008

【期号】第2期

【页码】56-62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