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财税三教化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新理财(政府理财)

【关键词】 隋文帝 统治者 儒释道三教 教化 隋唐时期 佛教 唐太宗 道教 相互融合 儒学

【摘要】隋唐时代,儒佛道三教在国家财税的支持下既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这也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皇权正统的儒学、土生土长的道教、舶来品的佛教三者有如一鸟两翼,共同为隋唐时期皇权统治者服务。 隋唐统治者对三教持兼容并包的政策,儒释道三教并举,是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基本国策。如隋文帝与炀帝皆在提倡儒学的同时,沉溺于儒道二教。沿及唐代,李渊朝对三教的主导政策还是三教并行,武德七年他到终南山谒老子庙,认老子为自己的祖宗,同时,又到孔庙祭孔,祭孔以后,命儒者徐文远讲《孝经》,沙门惠乘讲《般若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对三教持均平政策。他还亲临国学,宣布老先、次孔、后佛。 唐太宗于贞观十一年,明令宣布老子是自己的祖宗,道士的地位应在佛教僧侣之上。武则天时,佞佛达到了高潮,大修华寺,大造佛像,优待僧尼。唐玄宗上台努力复兴儒学,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对孔子后裔加官进爵,不过他同时也崇佛,更是崇道。三教在隋唐皇权财税的支持下得到繁荣和发展,这使得隋唐时期的财税文化在中国财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顶峰时代。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把握,绝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和极精严的抉择,绝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

【年份】2012

【期号】第6期

【页码】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