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孔子文化精要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15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公关世界·上半月

【关键词】 孔子文化 思想形成 公元前 教育精神

【摘要】文/陈春 一、身世:孔氏,名丘,字仲尼,诞生于公元前551年鲁国昌乡(曲阜尼山),父叔梁纥于64岁娶母即19岁的颜徵在,翌年孔子出生,3岁丧父,17岁丧母。 二、个性: 宅心仁慈厚道,生性聪明颖悟,勤奋猛进,性格凝重开朗,脾气不骄不躁,平和稳妥,情趣高雅,意志刚强,体魄强壮。 三、思想形成: 崇拜周公,敬重老子,敬佩子产,问教郯子。白幼对“礼”、“乐”深感典趣,酷爱“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能进乡校,但没资格进贵族学院,遂自学成才,无师自通。首辨私人学校,巳深具之才艺,令贵族弟子都涌向“乡校”降格以求请教学问。出生贫困,生活艰难。立志于学但怜慈母心,尽力相助从事晨活,形成孔子关心民间疾苦之意识。丧母是他整个人生中最大的悲哀以及生活的重压,令这孑然一身的不幸少年必须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孤苦伶仃铸就意志,刚强不屈,,无畏眼下之困危。 “阳虎之辱”更令孔子凡事须深思熟虑,决不轻易鲁莽,苦心孤指定要出人头地。 四、儒的定位: 儒原意柔而雅,古义乃学士所需,今广释为人人所需。产生于华夏乃属祭祀头专司人员,从事“相礼助丧”的工作,有“俗儒”、 “通儒”之分,又渐发展成“小人儒”、 “君子儒”.之差异。待孔子求教于老子之后,继将“君子儒”、 “道义儒”相结合,始成后人举世公认之“儒”,冠名“孔儒”,又名“儒学”即为孔夫子将夏商周时代的“儒”改革演变成也就是孔夫子创造的真正的“儒”。 五、教育精神: 1、有教无类 2、德为中心3、学思结合 4、不耻下问 5、自学成才6、因材施教 7、学以致用 8、诲人不倦9、促膝交流 10、循循善导 11、温故知新12、学无止境 六、政治理念: 1、礼治天下,天下主羲,天下为公,大同世界。 2、君使臣以礼,臣乃君以忠,事君尽礼以道事君,邦有道则士,无道则隐。勿欺也而犯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祝君如腹心。 3、苛政猛于虎。 4、孝乎惟孝,友于足第,施于有数。是亦为政,奚其为政。不患为位,患所以立。孔子不源和小人、恶人同流合污而甘于寂寞不出士从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近者悦,还者来。 6、德威并施,以德为重。 七、三大哲理: 1、伦理道德(人际所有关系准则) 2、中庸之道(做人处世之原理方法) 3、天人合一(自然科学宇宙观) 八、八大精要: 1、以仁为心,爱绕四周。 2、以义为道,通向和极。 3、以德为基,法治国政。 4、以诚为本,信立民众, 5、以礼为仪,有序社会。 6、以智为悟,洞悉世事。 7、以忠待人,感恩无限。 8,以爱圆满,仁和天下。

【年份】2010

【期号】第10期

【页码】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