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努力推进高校和谐发展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12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广西教育·C版职业教育

【关键词】 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努力推进高校和谐发展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战略任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推进高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高校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 (一)科学定位、特色强校,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发展目标趋同、学科结构趋同。如何引导各个高校科学定位、各安其位,明确优势、突出特色,如何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对学校形成真正的发展推动力,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把学科规划与建设作为办学特色的主要基础,紧扣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狠抓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校园建设、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对内固本强基,对外营造环境,使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二)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的具体要求 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的发展模式不外乎两种:关注规模、追求数量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和注重结构调整、强调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中国人民大学从实际出发,经过不断摸索,选择了内涵提高为主的发展道路,没有贪大、求全,没有跟风、赶潮,而是强调高起点、高水平、有特色、有优势,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在工作步骤上我们提出了“心要热,头要冷,步要稳”;在工作方法上我们强调“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慎热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把突破点放在学科规划与建设、校园规划与建设两方面,通过强化优势,提高质量,带动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 (三)建设和谐校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的基本保障 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我们认为,和谐是稳定的最高境界,只有以和谐为核心,才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同时,和谐不是一团和气,更不是停滞不前,只有发展才能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只有发展才能加快解决各种问题,只有发展才能赢得真正的、持久的和谐局面。学校在近年来的探索中,高举“发展、创新、和谐”的旗帜,坚持贯彻“人民、人本、人文”“大师、大楼、大气”“真情、真想、真干”的18字办学理念和行动纲领,在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的进程中,克服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阻力,解决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全面推动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校园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二、立足校情,勇于探索,走内涵发展、特色强校之路 (一)强化特色实事求是定位,解决“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 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一方面,特色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特色又是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结果。确立和实践特色发展战略,走特色强校之路,应当成为大学和谐发展的本质追求和必然选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人民大学的发展历史、特色和优势,我们制定了事业发展规划,统一了办学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人民大学”和“怎样建设人民大学”两个重大问题。一是确立办学定位,即在办学目标定位上,确立了要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在学科建设定位上,坚持“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在办学规模定位上,坚持将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控制在1:1的水平上,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控制在2万人左右;在办学空间定位上,坚持周边拓展与校园置换相结合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进一步弘扬培养人民共和国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领袖人才的传统和特色。以五大定位确保学校内涵提高、特色强校。二是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内涵发展战略,聚精会神地抓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校园建设、制度建设。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夯实基础,提升培养质量,本科教育狠抓“基本知识、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建设,研究生培养重在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在科研方面,按照“入主流、在主流、壮主流、领主流”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水平和质量;在队伍建设上,倡导“事业留人、机制留人、正气留人、感情留人”;在校园建设上,加强硬件建设,创造一流环境;在制度建设上,坚持“民主办学,依法治校”和管理创新。 (二)高扬人文社会科学旗帜,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重镇作用 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特殊性,营造导向正确、活泼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哲学社会科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科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论,有时候还表现得相当激烈。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我们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支持和鼓励教师在学术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学科优势。在“211工程”一期和二期建设,以及“985工程”一期建设中,均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专项。抓住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契机,实施“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确保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我校有25位专家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成为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受教育部委托培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推行新版教材起到积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自己组织的“博士生论坛”从一校发展为“人大、北大、清华三校博士生论坛”,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引领学科建设潮流。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专业、教材都发端于我校。近年来,学校精心组织力量,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学术规范,建设精品教材。承担或参与了“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人文奥运”等特大、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十五”“十一五”期间,有340部教材纳入国家级教材选题计划。引领风气之先,既倡导弘扬传统文化,成立孑L子研究院,发起编纂《儒藏》;成立国学院,举办世界汉学大会,倡议加强国学教育等,又倡导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组织出版《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丛书》等具有国际前沿性和影响力的著作和教材。 积极引导教师关注“国计”和“民生”,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十六大以来,先后有10位教师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辅导报告或为中共巾央政治局常委做专题讲座,一大批教师以讲座、课题研究、学术研讨等形式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参与了包括《宪法修正案》《物权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起草、修订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战略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我校教师的意见、建议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坚持德育为本,完善全员育人体系,打造“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形成了以“树国民表率、育社会栋梁”为目标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支撑体系,打造“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 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龙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组织力量,编写教材,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以青年战略发展计划为载体,着力打造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主线的育人品牌项目。以学生社团为抓手,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等称号。 以素质教育为主体。实施通识教育,重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素质拓展分级负责工作体系,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打造高水平的学生艺术团和体育运动队。李岚清同志曾称赞我校学生艺术团为“业余团体、专业水平”。 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活帮扶引导为支撑。构建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危机干预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网络和工作体系。构筑全方位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以学术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为两翼。开展课外学术活动,浓厚学术氛围。在全国“挑战杯”、北京市“挑战杯”比赛巾,我校连年捧杯,成绩居于前列。学生社会实践形成以暑期外出实践为主的稳定的规模和成熟的机制。学校连续9年荣获“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四)抓住

【年份】2010

【期号】第2期

【页码】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