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 以儒学拜相封候第一人公孙弘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15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走向世界

【关键词】 《史记》 枣庄市 《汉书》 《日知录》 公孙弘 薛城区 第一人 儒学

【摘要】撰文/刘德增 《史记-公孙弘传》:“公孙弘,菑川薛人也。”查《史记》、《汉书》,鲁国有薛县(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孟尝君食封之地,而菑川国无“薛”。顾炎武于《日知录》特作《史记蓄川国薛县之误》一文考辨之。今山东淄川南一公里处有孙庄,传为公孙弘故里;淄川东南7公里龙口庄东北,有公孙弘墓,附近有“平津桥”。 公孙弘约生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从“公孙”一姓推测,公孙弘祖上应为齐国公族之后。但是,到公孙弘这一代,已是一贫如洗。生母去世,父亲续娶,公孙弘孝事之。当公孙弘成人时,君临天下的是汉文帝。孝文本好刑名之言,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公孙弘研习律令,成为一名狱吏。一次触犯法禁,被免官,无以为生,只得替人在海边牧猪,但他不甘心终老于多里。后来,他听说胡毋生告老还家,遂扔掉牧猪的木棍,追随胡毋生学习《公羊传》。胡毋生,字子都,是研究《公养春秋》的宗师,景帝时为博士,年老还家,传授《公羊传》。公孙弘虽已年过40岁,但他勤奋好学,终于成为菑川一带著名的儒学家。 公孙弘著有《公孙子》,《汉书·艺文志》列在儒家类,但《西京杂记》卷三《公孙子》却说:“公孙弘著《公孙子》,言刑名事,亦谓字值千金。”《西京杂记》所记人事多为《史记》、《汉书》阙载,虽不乏传说,但也有—定根据。《公孙子》列在刑名类比列儒家类更贴近公孙弘的思想实际。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他60岁那年,碰上武帝一朝第一件大事: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被举之人,有儒士,也有法家、纵横家人物。当时,治国方针依曰是黄老无为,武帝祖母窦太后是这个方针的监护人。贤良方正们中的一些人提出了与黄老无为不同的治国方针,丞相卫绾奏劾他们乱国政,奏请将他们罢归。武帝迫于窦太后的权威,罢归了一些人。但公孙弘被留用,拜为博士。 不久,公孙弘奉诏出使匈奴,回来复命,武帝觉得他有些事办得不力,说他无能。公孙弘遂托病辞官回家。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五月,窦太后去世。至此,武帝始亲豫万机,独断国政。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这位年轻的天子不时陷入深思之中。最后,他决定按先帝的做法,请教于贤良文学。 应征参加对策的贤良文学很多,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董伸舒,是其中之一。在汉武帝与董伸舒之间,有一段被后世传为美谈的三问三答。武帝被董仲舒的高谈阔论说服了,终于下定决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独尊的儒学实乃儒学中的齐学。“齐学”是儒学传入齐地后受齐文化的影响、同化而产生的一种地域变体。 儒学是鲁文化的产物。儒学一旦越出鲁文化区而传入另一个文化区,便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同化而发生变异,形成一个个特色各异的儒学地域变体。儒学传入齐地,即受到齐文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异,形成独居特色的“齐学”。 齐学的第一个特征是崇尚权变。“齐学”的第二个特征,是带有浓厚的神秘性。“齐学”这种崇尚权变、多神秘性的特征与“正宗儒学”相去甚远。但是,“齐学”适合武帝的口味。 齐学最重要的经典是《公羊传》。《汉书·艺文志》谓《公羊传》为齐人公羊高所撰,徐彦《春秋公羊传疏》引戴弘《序》说,公羊高是子夏的学生。 不过,武帝并非一味地崇奉儒学,在他的治国思想中,有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外儒内法,或阳儒阴法。对那些“醇儒”,武帝是看不起的。武帝以后,外儒内法被尊奉为“汉家制度”。这是—种行之有效的治国方式,德以扬善,刑以惩恶,德、刑并用,二者不可偏废。 公孙弘曾追随胡毋生学习《公羊传》,他做过狱吏,熟悉刑名之事。《公羊传》走红外儒内法成为治国方式,为他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武帝复征贤良文学对策。淄川又推荐了公孙弘。他辞谢说前已举荐过,皇上认为他无能,请另选他人。但地方官认为他的学问最大,仍坚持推荐他去。此时的公孙弘穷困潦倒,连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好友邹长倩脱下身上衣裳、冠履送给他,勉励他好自为之。对策的有百余人,太常评判对策优劣,把公孙弘列在末等。武帝亲览对策,对公孙弘的对策格外欣赏,擢为第一,复拜为博士。 至此,公孙弘虽为武帝赏识,然尚未受重用。博士在西汉秩比六百石,官品不高,且公孙弘以前便做过此官,这次仅是官复原职而已。对策授官,博士是比较低的。严助对策,官拜中大夫,秩比二千石:董仲舒对策,官拜江都相,秩二千石,都比公孙弘高得多。但不久,公孙弘便走红了。不过,那并非完全靠他的学问,靠的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史记·平津侯列传》记日: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 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 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 颜师古注:“缘饰者,譬之如衣,加纯缘者。”公孙弘虽然拜在胡毋生门下,学过《公羊春秋》,俨然一个儒者,《汉书·儒林传》曾提到过他,但他骨子里还像个狱吏。 公孙弘是个地道的外儒内法的人物。 公孙弘越来越为武帝所赞赏,不久即任命他为左内史。左内史掌治京城西北部,秩中二千石,与主爵中尉、右内史合称“三辅”,有资格参与朝议。汉代惯例,郡国守相治绩优异的,方能守三辅长官。此后,公孙弘青云直上,第四年升为御史大夫。过了二年,武帝又拜他为丞相。 在此以前,丞相必以列侯为之,没有侯爵而位至丞相者,公孙弘是第一人。为此,武帝特地颁布一道诏令,诏以高成县(今河北盐山东南)平津乡650户封公孙弘为平津侯。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十一月,武帝罢免薛泽,拜公孙弘为相。此前,公孙弘虽已官至御史大夫,但无封爵。拜相之后,武帝即颁诏,封公孙弘为平津侯。 先拜相再封侯,公孙弘为汉代第_人。 公孙弘虽然位极人臣,跻身贵族行列,但与先前那批丞相大不一样,言行颇为谨慎、谦逊,恪守职责。 《西京杂记》卷四《三馆待宾》说公孙弘开三馆以待宾客:一日“钦贤馆”,用来接待最有贤德、能够辅佐君主的人。二日“翘材馆”,用来接待最有才华、能够胜任二千石官职的人。三日“接士馆”,用来接待有一技之长、能够担当某方面事务的人。 当时,社会风气奢侈,公孙弘厉行节俭,以为天下先。 《西京杂记》卷二《公孙弘粟饭布被》,记载了一个故事: 公孙弘做了丞相,故人高贺为门下客。公孙弘给他吃糙米饭,盖布缝的被子。离贺不满,到处对人说,老朋友发了大财当了大官又有什么用?糙米饭、布被子,我家也有。公孙弘听了,面露愧色。高贺又对人说,公孙弘里面穿着华贵的衣服,外面套上一件粗麻布衣;在家里偷偷地大吃大喝,表面上却只做一个某。于是,朝野怀疑公孙弘虚诈不情。公孙弘感慨地说:“宁逢恶宾,无逢故人。” 《公孙弘粟饭布被》可能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是,公孙弘身为丞相,吃糙米饭、盖布被的确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汲黯曾当着武帝之面指斥公孙弘此举乃虚诈不情。 公孙弘始终有一种“无功而封”的自卑心理。他做丞相第三年上,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公孙弘抱病家中,觉得二王谋反,是自己没有尽到丞相的职责,理顺君臣关系,死有余辜,遂上疏谢罪,那副胆战心惊的样子,溢于言表。 武帝待公孙弘也不像对元勋功臣及其后裔那么礼敬,接见他时连帽子都不戴,很是随便。 公孙弘为相4年,终于相位,年80岁。

【年份】2010

【期号】第10期

【页码】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