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爽及《黄氏逸书考》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志苑

【关键词】 黄爽及《黄氏逸书考》

【摘要】乾嘉之际,辑佚之学大兴,先后出现了在清代辑佚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五位大家,即章宗源、王漠、严可均、马国翰、黄奭,他们各以其所辑佚本奠定了其在辑佚史上的学术地位。《黄氏逸书考》即是黄奭的传世辑本。黄爽,清道光年间著名的大辑佚家、文献学家,以其辑作《黄氏逸书考》闻名于世。 笃志汉学献身辑佚 关于奭的生平,史料记载的不多,《清史列传》、《清濡学案》、《(民国)甘泉县续志》虽有传,但记述极简略。据《甘泉县续志·黄爽传》记载:黄奭,字右原,一字叔度,室号有汉学堂、知足斋、清颂堂。嘉庆十四年冬末(1809年末或1810年初)生于江苏甘泉(今人江都)一个富甲两淮的大盐商家庭,卒于咸丰三年二月(1853)太平军攻克扬州之际,时年45岁。世称右原先生。黄爽家世为富商,其父黄至绮担任两淮商总40余年,积累家资巨万,藏书极富。黄爽少时即笃志读书,早年入扬州安定书院,广涉经史百家之学,并与当时著名的目录校勘学家顾广圻、经学家凌曙相往来。18岁时出《佩眯集》诗集,其才华深得两淮盐政曾懊赏识。曾懊劝他“勿习时下之学”,而将之引荐给当时的著名学者江藩。黄爽重礼聘藩为师,跟随江藩学习4年,专门研究经学、小学,尤其对郑玄的古注研究较为深入,并颇有心得。道光十二年(1832),因顺天府尹吴杰的推荐,被钦赐为举人。十五年,人京会试,再次落榜,但由于早年其父捐资兴军、治灾已得部郎衔,此时援例被授予刑部员外郎,在刑部供职。十八年,父亡,奔丧淮上。服丧之后,再未人仕,遂与阮元等师友相唱和,专心问学,并承师命,辑佚古亡书,耗时十四载,终辑成名世之作《黄氏逸书考》(一名《汉学堂丛书》)。 《黄氏逸书考》所辑佚书涵盖内容广泛,涉及经史子集,通计二百八十五种。分为四类:属于经者,称之为《汉学堂经解》,一百一十二种;属于纬者,称之为《通纬》,七十二种;属于子史者,称之为《子史钩沉》,八十四种;属于郑氏之学者,称之为《通德堂经解》,十七种。总计七千三百九十三篇。辑佚之时,以上各书亡佚已久,黄奭倾尽平生所学,收集相关文献书籍几十万册,“或采其遗篇,或拾其断句,皆从汉、唐义疏及子、史注中检出,分别录之”。坚持做到广泛收集资料,尽量做到所辑录的佚文佚书较为齐备,辑佚所依据的文本一般都选择成书较早的本子为底本。治学严谨,所辑录的佚文都标注来源。为避免“讐勘不精”漫漶不实,黄奭专门延请了当代的名家参与校勘。《甘泉县续志·黄奭传》记载:“稿具,同时里中巨儒若焦循、黄承吉等,并预商榷。《高密遗书》,则仪征阮元为之序。又延江都陈逢衡为之雠校,雕成付印,海内宝之。”同时善于利用前人的辑佚成果,比如其中音韵学所辑之文献大多都以唐代前人辑佚成果为底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探寻、识别、辨析、整理、辑佚,很好地保存了音韵学的古代文献资料,也记录了音韵之学及语音的流变过程,为今人音韵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历经蓬难终见天日 《黄氏逸书考》为黄奭辑刻古佚书之巨制,传世久远,影响巨大,但该书能得以刊印行世,却是历经波折,幸赖多人多次为之搜集、整理、辑佚,终得以渐复原貌,得见天日。 黄奭所辑书版刊刻完成之际,正值太平军攻克扬州,黄奭带领全家到乡间避乱,便把书版寄存于寺庙。没过多久,黄爽逝去。因此,黄奭生前,全书还未来得及正式汇印行世,只印了一部样本,以备成书校勘之用。书版寄存寺院20余年,寺僧不知爱护,散失数十种。残版由黄爽长子黄灏(辉山)购回。光绪年间应书商之请,黄爽次子黄澄(叔符)将残版中卷轶完好者编辑印行。叔符作古后,书版售出,样本亦散失。民国10年(1921)间,仪征王鉴在广东购得残存书版二百二十六种,其后数年,广收残余“果续得残版数十种,唯缺页甚多”。民国12年(1923)春,大藏书家秦更年在上海购得样本,将所缺页数与样本对照,终于恢复了原书旧貌,共计有二百八十五种。民国14年(1925),王鉴本序印行世后不久,王鉴随即死去,书版无人问津,版本再次散失。壬申(民国21年)春,江都朱长沂辗转购得了王氏残版,花费了一年多时间进行整理,也仅仅是稍稍恢复些许原貌,唯缺页千余。为恢复黄爽全书旧貌,朱氏请其在首都中央图书馆供职且精于校雠的同乡好友叶仲经为之校勘。叶氏花费两年多的时间,不仅补齐烂版残页,而且还校订了原书辑刊失误之处。1935年,朱长圻在黄奭扬州故宅又获得其手稿20余册,两相对照,修订了不少谬误。而且在王氏所印行的二百八十五种之外,又校勘出谢承《后汉书》、曹嘉之《晋纪》两种。印行之时,一并付印。为此,朱长圻补遗刊刻《黄氏逸书考》一书,从民国23年(1934)开始,“四易寒暑”,至1937年结束,同年序印行世,总数达二百九十一种。 关于《黄氏逸书考》之书名,因校勘印行者不一,也几番易名,前后有《汉学堂丛书》、《汉学堂逸书考》、《黄氏逸书考》。王鉴在《黄氏逸书考》序中有“原书……各类篇首下方统日‘逸书考”’。《黄氏逸书考》朱长圻序日“其(指黄氏)著述博瞻有根抵,所辑‘逸书考’网罗至数十百种”,《黄氏逸书考》叶仲经序言:“曾辑《经解逸书考》、《通纬逸书考》、《子史钩沉逸书考》、《通德逸书考》等。”由此推测,黄奭辑刊古佚书汇刻成书之时,曾取丛书名为《逸书考》。后书版散失,叔符与书商重新“经理印行”,为易于销售,仍沿用了张之洞《书目答问》中《汉学堂丛书》之名。王鉴认为张之洞并未见到原书,《汉学堂丛书》是以讹传讹的误用,并认定《通德堂经解》中叔符的尾跋是伪作。因此,王氏认为《汉学堂丛书》、《汉学堂逸书考》都不合适,于是将书名改为《黄氏逸书考》。自此,定名为《黄氏逸书考》。 传世之本辉印千秋 《黄氏逸书考》一书命运多舛,几经波折,失而复得,故今传诸本,多为后世补刊重印,收书种数各异,题名也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汉学堂丛书》,清道光中甘泉黄氏刊光绪印本。该本为黄奭次子黄澄整理印行,为黄爽辑佚书第一部正式汇印本。其内封面印有《汉学堂丛书》,背面印有“经解逸书考八十五种,通纬逸书考五十六种,子史钩沉逸书考七十四种,加上附叔符印《高密遗书》十一种,全书合为二百三十一种(含附书)。卷首有光绪十九年仪征刘富曾序,黄澄跋,及重编的《汉学堂丛书目录》和《高密遗书目录》。该本所录各书皆据道光旧版中卷轶完好者刻印,未作修补,并非全本。 二是《黄氏逸书考》,民国11年(1922)江都王鉴据甘泉黄氏原刻补刊印本。该本为王鉴补修《汉学堂丛书》印本而成。其内封面印有《黄氏逸书考》,背面印有“汉学堂经解一百一十二种,通纬七十二种,子史钩沉八十四种,通德堂经解十七种”。全书合为二百八十九种(含附书),较《汉学堂丛书》增加五十八种。增补数目为:汉学堂经解二十六种,通纬十五种,子史钩沉十种,通德堂经解七种。卷首有王鉴1925年序及凡例,详细记述了书版流传、校勘经过、易名原因等过程,卷末附有仪征刘富曾《跋》一篇。该本“惟王氏对于校勘颇疏且忽促,藏事缺版断页之处,举未是正。学者病焉”。 三是《黄氏逸书考》,民国23年(1934)江都朱长圻据甘泉黄氏原刻补刊印本。该本为朱长圻据王本旧版补刻重印而成,十六函,一百六十册。朱氏不仅补订黄、王氏书版刊误多处,并在王氏印本之外,又增加了黄爽辑佚书二种:吴谢承《后汉书》、晋曹嘉之《晋纪》各一卷,全书总数达到二百九十一种。该书内页及序文等书口处,都题有“民国甲戌”、“江都朱氏”等字。此外,全书后还附刻王鉴《怀荃室诗存》五卷,清江都王甲曾《不波山房诗钞》,清王尔铭《云史日记》等六种。卷首除保留王鉴《序》外,并增加朱长圻自《序》一篇,记述刊刻始末,及朱氏好友叶仲经《序》一篇。叶《序》涉猎内容广泛,特别是对辑佚书的发展历史给予详尽的论述及评价,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朱本印行最晚,集前二者之大成,因此较为完备,为佳善之本。今版存于江苏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58年,扬州古籍书店有重印本;1984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略做校订后再次重印。两印本皆为线装。1984年广陵古籍重印朱本,封面为土黄色团花缎面,右侧书脊以白色线装订,勒四轧。封面左上侧粘一宽约五厘米长方形宣纸,中以行楷书《黄氏逸书考》,下有“广陵古籍印书社”印钤。书芯为宣纸折页,竖行影印,书口处皆刻有“民国甲戌”、“江都朱氏”等字。 四是《汉学堂经解》,广陵书社出版社,2004年4月版,全三册。该本为广陵书社依据1934年江都朱长圻据甘泉黄氏版补刊印本而影印,精装本,全三册。全书选录《汉学堂丛书》中的《经解逸书考》和《通纬逸书考》两大部分内容成书,分易、书、诗、礼、春秋、五经总义、小学、河图等类,共计一百四十一种,皆为汉至六朝的遗书和逸书,一种一卷。该书重印的目的是为了治学者能“更广泛、深入地把握两汉、六朝经学的全貌,科学地论定汉学的成就与不足,认清它在学术史以至整个文化史上应有的地位”。 黄爽学识博杂,精于校勘,长于考据,严于治学,一生把辑佚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辑佚古亡书几尽半生精力,“

【年份】2010

【期号】第4期

【页码】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