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治疗经验

日期:2008.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关键词】 经验 中医治疗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摘要】我院康复科从事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及研究工作多年,对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在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方面的经验作一介绍。1病因病机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患病率和致残率高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锥体外系受损导致的脑瘫类型,以基底节为主的锥体外系受损可引起随意运动障碍而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扭转痉挛、肌张力异常、发声、构音器官多受累,常伴有语言障碍,全身肢体活动难以用意志去控制,受外界刺激后易紧张,肢体徐动明显,且运动时呈非对称性姿势等症状。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主要病因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胆红素脑病,由于先天不足、难产、早产、生后缺氧、黄疸等导致小儿颅脑损伤。中医病机特点为先天禀赋不足,肾水虚不能涵木,而致肝阳上亢,引起虚风内动,出现肢体徐动等症状。后天护养失宜,患儿脾气虚弱,脾损阴伤,土虚木贼,肝亢风生而发病。或素体心脾不足,气血两亏,肝血不足,肝失儒养,虚风暗动而发病。肾主水,肝主筋,也可因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木失滋养,阴虚风动而肢体徐动。本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肾。其本为脾肾不足,标为肝亢有余。这与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

【年份】2008

【期号】第6期

【页码】85-87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