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现代中国的老年问题

日期:1999.01.01 点击数:18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广西社会科学

【关键词】 老年人群 论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先秦儒学 孔子 老年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人生观 伦理道德 儒家

【摘要】儒学自从孔子创立以来,历经了二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从先秦原生儒学转化为汉武帝、董仲舒的“霸王道杂之”、“独尊儒术”;再到魏晋玄学在儒、道融合基础上,对儒学的新诠释;进而发展为唐代的儒、释、道三教兼容并蓄;然后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转生出来明理学以及心学、气学,直到现代的新儒学。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儒学与各种学派之间的冲突、斗争、磨合、融化,经过曲折而复杂的思想历程,几度衰落而又复兴,终于形成博大精深的儒学思想体系,其中涵盖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诸多精华,同时也积蓄着历史的糟粕。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政权更迭,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儒学作为封建宗法社会、农业自然经济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就其整体而言已经过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现代化建设中,儒学已经完全不起作用,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儒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已经深藏民间,长期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十分深广,牵涉到人们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生活习惯、民风民俗、心理心态等等领域,它并没有因为历史的发展而完全消失。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儒学与现代化已经毫不相干。在解决现代中国的老年问题时,我们也可以从儒学的庞大体系中,特别是从它的道德伦理的...

【年份】1999

【期号】第6期

【页码】45-49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