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的临床辨治

日期:1997.01.01 点击数:15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湖北中医杂志

【关键词】 肝肿瘤 辨证施治 治则 肝郁 知柏地黄汤 甘露消毒丹 辨证分析 胁痛 柴胡疏肝散 临床表现

【摘要】胁痛常分为肝气郁结、瘀血停着等证型。但患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且因多种病理因素夹杂致病,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诊治难度。因此,临床辨证施治乃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慢性肝病患者之胁痛常见以下几种证型:l肝郁碑虚型临床表现:胁痛,以胀痛为主,纳食减少,便演,乏力,多虑多疑,舌苔薄,脉弦。辨证分析:此型多因肝郁气滞而横过犯脾,终致肝郁脾虚,故胁痛之特点是胀痛。脾虚不运,则见纳呆,便搪,乏力。肝郁气结,思虑不遂,故常多虑,多疑。治则方药:治以疏肝健脾为主。用柴胡疏肝散加云等、苗仁等。必要时可加用陈皮、青皮、郁金等,以加强疏肝理气之功。2湿(热)邪阻滞型临床表现:胁痛,纳呆,口干不欲饮,或口苦,或口臭,或恶心欲呕,或身、目、尿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儒或弦滑数。辨证分析: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湿遏热伏,蕴结于肝胆,终致肝经不利或肝络失养而成胁痛。湿邪阻遏脾胃,脾运不力,则见纳呆,津不上承而口干但不欲饮。若湿郁化热,则以口干、口苦、口臭、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如见身国尿黄,色鲜明,辨为湿热证(阳黄)则不难。治则方药;治以芳香化湿,清热利湿。方用三仁汤、过香正气散等加减;若为肝胆湿热,则方用龙胆泻肝汤或甘露消...

【年份】1997

【期号】第5期

【页码】33-34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