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承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近代科学   五百年前   十大思想家   李约瑟   上下五千年   科技文明   中国古代科技   民族文化遗产   科技发展  
描述: 中华科技文明从六七千年前的世界四分天下有其一,到两三千年前占世界半壁江山,到一千多年前在世界上一枝独秀,在近三五百年前仍是独领风骚,可以说是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在儒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充满艰辛与屈辱,而又有奋斗与辉煌的曲折历程。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中国传统科技基因完全可以古为今用,促进当代科技发展和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浅析张之洞创办存古学堂之缘由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承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传统文化   存古学堂   张之洞  
描述: 清末,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人在社会大变革中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同时也开始迷失自我,他们抨击与抛弃儒家传统文化,甚至全面否定其历史地位。以儒臣自居的张之洞为保存儒家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特设存古学堂。
张居正君主教育缘何失败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承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刘志琴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宫廷教育,明代又多有小皇帝,对少年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代贤明君主,然而在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中,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又往往失效,张居正对少年天子教育的失败就是典型的一例。 张居正以神宗的老师和顾命大臣的声望,热切期待神宗成为一代圣主,对少年神宗的教育呕心沥血。为了营造宫廷的读书氛围,鼓励小皇帝读书,他让宫女、太监都接受经书教育,使后宫无人不读书。对神宗的起居日用、行事为人,更是关怀备至,循循善诱地进行教导。他为小皇帝亲自编写《帝鉴图说》。书中讲了117个帝王故事,有81件“圣哲芳规”,记载圣明君主的嘉言美行;36件“狂愚覆辙”,阐述暴君的恶行劣迹。文字浅显易懂,琅琅上口,一篇一个故事,配有插图,文后附有解读,生动有趣,堪为一部优秀的帝王启蒙读物,后来远传到日本,广为流传。 十一岁的神宗喜好书法,作为帝王这也受到限制,在张居正看来:“帝王之学,当务其大。自尧舜至唐宋的贤明君主,都重视修德养性,治世安民,不追求一技一艺。汉成帝知音律,能吹箫作曲,梁武帝、陈后主、隋炀帝、宋徽宗、宁宗都能文善书,精通绘画,但都无一能挽救国家的乱亡。君主要以道德修养为重,岂能以一艺沾沾自喜。”神宗刚满十四岁,张居正就把他爷爷嘉靖的242件文档交给他学习治理,不停地进呈四书直解,进呈大宝箴,进呈皇陵碑,进呈宝训,进呈御札,进呈百官图御屏等等,使一个少年背负这样的重担,连书法的爱好也不能尽兴。 此时的神宗对张居正甚为畏惧,背诵《论语》,偶有失误,张居正说一声读错,神宗也会吓得一跳。作为一个少年免不了爱好玩耍,可是神宗却没有这个幸运。有一次,夜间跟随太监孙海到别宫游乐,穿窄袖小衣,学着走马持刀嬉戏,被李太后知道,罚了长跪还不算,又写下罪己诏才作罢。还有一次偶尔在宫中唱戏,突闻有巡城御史的呵呼声,赶忙停下来说:“我畏御史!” 值得玩味的是,神宗对张居正由敬畏而生嫌隙,是在“帝渐长”时发生的,这预示神宗随着年龄的增长,权力意识开始苏醒,他本是受万众山呼万岁的皇帝,权力之大所向披靡,无所不能,也无所没有。 对君主是自律还是他律,实际上是人治和法治的问题,不论儒、法、道、佛的主张有多少差别,但都崇尚道德自律,张居正努力实践帝王教育的结果得到的是失败的回报。这一失败证明依靠道德自律来约束君主根本行不通,促使人们丢掉对君主自律的幻想。只有抛弃对自律的幻想,才能从自律以外的途径,寻找限制君主的方案。黄宗羲、唐甄的抑制君权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飞跃,就在于突破了传统的道德制约说,提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新思路。虽然因为社会条件的不成熟,这一思想没有实践的可能,但可贵的是在中国终于出现了具有近代因素的新思想。张居正君主教育的失败,是他君主观念的破灭,这种破灭必然促发人们对君主专制的反思,所以这也可说是抨击君主专制主义思潮酝酿中的阵痛。 这种阵痛,是对帝王教育难以化解的艰难,不身处其境者,不足以理解这难点的发生和发展。张居正死后,神宗失去最后的顾忌,犹如脱缰的野马,贪婪地掠夺社会的一切财富,甚至踢开地方官府,派出太监特使到各地征税,把本该收归户部的税金纳入自己的小金库,横征暴敛,杀人夺产,激起全国性的反对矿使税监的风潮。因此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说: “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云。”这祸害就起自神宗的疯狂掠夺,自己搬起石头砸向自己的统治基础。 反观张居正的道德教育,真是莫大的讽刺!君主教育的彻底失败有力地证明,再优越的教育条件,再严格的自律要求,也无改于制度造就的帝王本性。张居正有清醒的君主观念,却醉心于君主教育,呕心沥血地想造就的圣主,竟成为一代暴君。连自身都保不了,又何从保民、保天下?超越自律,在他律中寻找制约君主的力量,才是唯一的出路,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兴起,以抨击君主专制主义为主题,就是最好的回应。 【实习编辑/王玉琼】
孔、老同“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承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孔子  
描述: 孔子、老子作为儒、道两大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对我国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和老子皆论述了"道"这一概念,并且孔、老之"道"最后是发展到了殊途同归的境地。
“儒家思想的法家化”与“儒法并存”之商榷:简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一元价值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承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元价值   儒法并存   法家   儒家  
描述: "儒家思想的法家化""外儒内法""儒表法里"的表述方式,仿佛是"法家思想"不仅在内部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转换,并且是主动与"儒家思想"进行了对决,把它排挤出政治实践舞台的中心地位。这能从我们的历史发展中得到应证吗?这到底是"儒家思想的法家化",还是"儒法并存"?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这两种思想的、发展及应用程度方面去对比探讨。
鲁商文化的构成和完形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埠文化   半岛海洋文化   鲁商文化   运河文化  
描述: 齐文化是鲁商文化的基础,儒文化是鲁商文化的重要因素,齐文化中的发展经济的思想,与儒学理性思考的精神相结合,又和地域文化中的工商文化相融合,发展至明清时期,在山东分别形成临清、济宁和聊城一带的运河文化,莱阳、登州和烟台一带的海洋和半岛文化,济南、周村和潍县一带的商埠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鲁商的系统文化。
苏轼的儒道人格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承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熙宁变法   屈原庙赋   个性自由   滚滚红尘   乌台诗案   唐宋两代   《前赤壁赋》   世相   潇洒自如   仁宗皇帝  
描述: 儒以入世相号召,促使人们积极进取,促进社会发展;道以出世相号召,保持个性纯洁,使得人们有了精神追求。儒以规矩要求社会,统一规范;道以天道要求个人,保持个性自由。儒与道原本背道而驰,苏轼,却将其水与土一样揉和在一起,烧制成了一种新的形式,发出异样光彩。这,就是苏轼的儒道人格。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