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儒释道经典讲座文集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研习报告 》《佛说阿弥陀经研习报告》《地藏菩萨本愿经研习报告》《三十七道品研习报告》《佛说盂兰盆经 细讲六和敬 研习报告》 套装共5册

日期:2013.12.01 点击数:12

【类型】图书

【作者】钟茂森 

【关键词】 文集 古代 中国 哲学思想

【出版社】北京: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

【ISBN号】978-7-5126-0854-2

【中图分类号】B21-53

【页数】486

【SS号】暂无

【内容提要】《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佛说十善业道经》被誉为“中华文化的三个根本”,《弟子规》为儒之本,《太上感应篇》为道之根,《佛说十善业道经》为佛之根。这三部经典经文不长,内容易懂,容易受持,因此广为传诵。然“三岁小孩皆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得”,要将经典中的教诲落实于生活中,则非易事,看似浅显易懂的文字背后,实则蕴含着深广的义理。《佛说盂兰盆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同被誉为“佛门孝经”,这部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要启发众生的孝心,借弟子大目犍连尊者欲报亲恩这个事件,给我们留下这种垂范。经中为我们讲述了盂兰盆法会的由来和意义,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如理如法地行孝,以达到至孝。《细讲六和敬》是作者承恩师慈命,对《六和敬僧团倡建书》所做的十个小时的详细报告。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叫做“六和”。无论在家出家,以“六和敬”做为修行准则的四人以上的团体,就叫僧团。六和敬僧团出现的地方,一定会得到诸佛护念,龙天拥护。本报告中,作者为我们详细开解了“六和”的真实义理,并告诉我们如何落实“六和敬”、建立“六和敬”团体。“三十七道品”是佛法修学的纲领。道品为梵语bodhi-pak?aka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即指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地藏菩萨本愿经》被称为“佛门孝经”,是学习大乘佛法的基础。在佛法里,有四位菩萨是大乘修学的代表。地藏王菩萨代表孝亲尊师,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实践。本书是钟茂森博士于2007年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研习报告。正如作者所言:“我们发心学佛,一定要重视孝亲尊师、修十善业的心地法门。要以一种特殊的、殷切的心情学习这部伟大的经典,感受地藏菩萨那种孝慈心以及为法献身的精神,效仿地藏菩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众生做一个孝亲尊师、修十善业的好样子。”《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三经”之一,这部经原名叫做《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佛说阿弥陀经》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这部经的时候,给它安上的经题。《阿弥陀经》这个“阿弥陀”是佛的名号,是梵语,翻译成中文,“阿”翻作无,“弥陀”翻成量,“佛”翻成觉,所以“阿弥陀佛”中文的意思就是无量觉。这个无量是代表自性的智慧、德能、相好。所以,“阿弥陀”这个名号就是自性的德号。本书是钟茂森博士于2008年所作的《佛说阿弥陀经》研习报告,依据明代高僧蕅益大师的《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将《佛说阿弥陀经》的微妙义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