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广西教育·C版职业教育

【关键词】 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和谐文化 核心理念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当前学校自身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和谐文化的内涵为出发点,探讨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寻找“灵魂”,以利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关键词】和谐文化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核心理念 【文献编码】d01:10.3969/j.issn.0450-9889( C).2010.08.02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便成为了当前学校自身发展的当务之急。文化内涵中最核心的体现是理念,但在世俗功利的当今社会,理念这一精神意识常常被人们忽略。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从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研究上着手。理念属于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统领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应树立“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的核心理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以及校园中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 (一)中华和谐文化 “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与“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初是同一涵义,均指音乐的相和与禾苗的成长,后来引申为各种事物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相互协调。 在中国,道家是最早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学派,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境界。和谐思想与治国联系在一起,便有了《周礼》中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主张,寻求国家、官员、百姓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到了孔子那里,和谐思想更是成为了一个完善的文化体系:“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不仅将“和”视为“礼”之上品,还充分阐释了“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指明了“和”是多种文化的协调,开创了儒家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和谐人际关系理论。而《中庸》中的和谐思想则更重视人与自身的和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人对于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要克制,不要轻易地表现出来(“中”);一旦表现出来,也要适度,不能走极端(“和”)。 中华传统文化对和谐的论述自成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中华和谐文化包容性很强,儒、道、墨、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融汇了各家各派的和谐观。中华和谐文化允许差异的存在,“和而不同”,寻求不同的和谐观的调和,以达到各种和谐文化相互补充的平衡状态。 (二)西方和谐文化 和谐也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但西方先哲们更多的是以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来论述和谐,这与中华和谐文化中的整体思维有所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和谐文化。 毕达哥拉斯是西方最早对和谐进行论述的人:“什么是最美的——和谐”、“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在他眼中,和谐是最美的,所以世上的一切都应当是和谐的,和谐是这个世界的完善状态。相对于毕达哥拉斯平和的和谐观,赫拉克利特所论述的和谐则更多地体现为对立与冲突的调和:“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表明了和谐并非“相同”,它需要“对立”,对立乃和谐产生的基础。柏拉图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美德即和谐”的思想,将和谐思想从道德领域拓展到城邦的治理中,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政治观点,构筑了一个和谐公正的“理性国”。而黑格尔则充分肯定了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观,提出了辩证和谐观:“和谐一方面见出本质上的差异面的整体,另一方面也消除了这些差异面的纯然对立,因此,它们的互相依存和内在联系就显现为它们的统一”,辩证地说明了和谐就是消除因差异而产生的对立,进而达到真正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论。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威廉·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将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而这个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这本书被马克思誉为“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里程碑。后来,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 在我国,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任务以来,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为核心内容、最高理念与价值取向的文化,包括了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共同的和谐社会理想、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平和包容的处世态度、通融和解的行为方式、安定健康的社会心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方面,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追求一种和谐的状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障与精神动力。 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有的核心理念 校园文化是由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以及创造的过程,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校园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社会主流文化;同时,校园文化通过自身的选择、改造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流文化。校园文化在学校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依其形态结构可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独立存在于事物与人心之外的一般概念,它是事物的原型,事物不过是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分有’了理念,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理念属于精神与意识里的成分,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指导的作用。当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树立起“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的核心理念。 (一)以人为本 校园文化的本质是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关怀人。“人”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受和谐校园文化影响的客体。“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理念所追求的人的和谐,包括两个维度四个方面:一是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共存,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包括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和谐。 1.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础。“协调自然”实际上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道家所谓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界的一种和谐一体的融通关系)的境界。冯友兰先生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个等级:浑然无知的自然境界、追名逐利的功利境界、自我约束的道德境界以及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人刚出生时是浑然无知的,没有人一开始就处于天地境界。可见,人要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地境界,必须经过一番刻苦的修炼,不断提高自身的觉悟。而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因而,校园文化对学生“境界”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谐校园文化应致力于创造这样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强取豪夺,要善待自然,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不能自封为自然的主宰,也不能做自然的奴隶,而应当是自然的朋友,既改造自然又顺应自然,既不屈从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2.人与社会的和谐。人在世界上生存,必须要面对整个社会或社会中的某些群体、组织。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关键是建立起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的社会规范来约束和凝聚全体社会成员。这一规范包括和平共处的理想信念、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等,即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息息相通。校园文化以其高度理想化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生活其中的学生的人格、精神与心智,以达到个体社会化的目的;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种经过“筛选”的文化,其层次与品位较大社会中的其他文化要高,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学校成员与社会接触、交流,进而影响社会中的他人乃至整个社会,促进社会大文化层次的提升。和谐校园文化通过传播人与社会相和谐的理念,促进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个人的理想与追求只有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是有价值的,个人的人生价值也才能够体现;每一个人(这里主要指学生)都应该更多地接

【年份】2010

【期号】第8期

【页码】51-53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