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中三种宿命类型探微

日期:2007.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 

【刊名】岭东通识教育研究学刊

【关键词】 宿命 命运 天命

【摘要】中国的天命观,结合了儒、释、道的思想,兼具德性、宿命、因果报应等 特色。早在《周易﹒坤文言传》中: r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 余殃。」就存有以天为主宰的现世报应观念。在诗经中,可看到周人的天,是 一个奖善罚恶的神只;在《楚辞〉中,叉可看到怨天、疑天的思想。在《左传〉、 〈墨子》等先秦古籍中,常见人死变鬼,向人报复的故事,在汉魏六朝,因看 重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学说,上自国家的治乱,下至个人的祸福,皆委之於 天命。在唐代,韩愈文以载道,力保道统,发扬了传统的天命观;一切尽其在我 的精神,复於宋代苏汹的天命观可见。至明清两代,佛教已深入人心,浓厚的 因果报应观念,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现代呢!更是到处洋溢着无可奈何的 宿命观。因宇宙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J' 总是无声无息地掌握着人类,支配 一切,让人叉敬叉怕,既有所希冀,叉万般无奈,这种力量便是「命运J 。随着 时局的日渐混乱,竞争的日益强大,世|育的愈趋浮华, r 利」字当头,人们侥幸 的心愈重,就愈会相信命运的存在。 本文谨就唐代传奇小说,探讨中国人根深抵固的宿命观。因中国古典传奇 小说中,命运之神几乎无所不在,既可看出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智慧与奇异幻想, 亦可找到古典的芬芳及文化的色彩。它所呈现的命运,是人在生命之流里的挣 扎浮沉、起落得失,都是建立在绝对「公平」的基点上,而公平的实现可能近 在眼前,也可能远在来世,这种信念,使原本生活在不公平世间的人们,心里 上获得舒解和安慰,多了一份期盼与希望,增加了忍受苦难的能力,也促进了 社会的安定和谐。

【年份】2007

【期号】第1期

【页码】69-94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