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他者的“洋教”:关于基督教与晚清社会关系的阐释

日期:2006.01.01 点击数:6

【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孙江 

【关键词】 社会关系 文化传播 晚清时期 宗教信仰 基督教

【摘要】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持续二千多年的帝制统治。亲眼目睹时代巨变的法国汉学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在其后撰写的《中国的宗教》一书里,这样描述他同年在北京一所新建立的监狱里看到的光景:在说教室讲坛上方的墙壁上,悬挂着耶稣、老子、孔子、约翰·霍华德和穆罕默德五位教主的头像。葛兰言认为,中国人对儒释道“三教”信仰的内容“毫不关心”,墙壁上五幅肖像所显示的宗教混合主义(syncretisme)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576。葛兰言揭示了中国人信仰的泛神论和实用理性特点,触及到不同宗教在中国何以能够共存的问题。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载体】“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召开年】2006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