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尊孔兴儒现象研究

日期:2007.01.01 点击数:12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淑芳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关键词】 唐朝 孔子 儒学

【学位名称】硕士

【摘要】唐朝统治者在允许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同时,十分重视儒学的发展,采取多种方式尊崇孔子、振兴儒学。尊孔兴儒现象在唐代社会普遍存在。 唐朝统治者尊崇孔子,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其一,封谥孔子并泽其子孙;其二,本庙祭奠;其三,学庙释奠。在唐朝统治者尊奉孔子的过程中,孔子的历史形象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圣人地位的确立和帝王形象的肇始两个方面。唐代在祭孔礼仪方面也有诸多创新之处,推动了孔庙祭祀礼乐制度的发展。 唐朝统治者认识到儒学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多种措施振兴儒学发展,具体表现在:在科举考试中贯彻以儒治国的价值取向;统一和推广儒家经典;大力发展儒学教育等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儒学文本的统一,推动了儒学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唐代尊孔兴儒现象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儒家思想有利于安邦治国;二、传统的张力,儒家制度化的惯性;三、平衡三教的现实需要;四、唐朝儒臣的争取与推动;五、孔氏后人的积极努力。这些都是唐代儒学在佛、道盛行局面下仍能得到统治者重视的重要因素。 在唐代尊孔兴儒政策之下,孔子的地位得以逐步提高,并得到了封建国家的承认,儒学在唐朝得到了较大发展。前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儒学经典文本的统一;到了中后期,在一些儒家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下,儒学在思想层面有了拓展,儒学开始转型。

【年份】2007

【导师姓名】王洪军

【分类号】K242;|B222.2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