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寓衢后"和谐"思想的发展及其当代意义

日期:2018.06.01 点击数:30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汪群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关键词】 和谐思想 当代价值 孔氏南宗

【学位名称】硕士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来衡量,江南堪称当今中国社会和谐的典范。这一和谐局面的形成与孔氏大宗南渡及南渡裔孙对孔子和谐思想的传承、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孔氏南宗裔孙继承和弘扬孔子和子思以道为统、以人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以及孔子提出的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制度安排、主体力量等思想主张,同时坚持孔子“先进于礼乐”和“时中”的大精神,以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人文背景为基础,以族群而非个体的力量,积极推动孔子思想从“庙堂之学”向“民生之学”转变,从“注述”孔子思想向“实践”孔子思想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痛自引责以收人心”,关于“学以行道教以化民”,关于“泗浙同源无间南北”,关于“学与人共有资于世”,关于“既有美实必假于言”,关于“斯道斯庙相为不朽”等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主张通过实践对江南社会和谐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以文献史料研究为基础,尽力所及吸收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通过南宗裔孙思想行为研究及大宗南渡前后的比较研究,探讨“大道南渐”对江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主要影响及孔氏南宗对江南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贡献,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民生路向、实践取向、开放方向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支点所在,在此基础上,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大宗南渡后,孔氏南宗裔孙推动了儒家思想向第四种路向即民生路向发展,并以坚忍不拔的实践品格弘道江南,这种发展路向及实践品格不仅对江南社会和谐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至今仍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年份】2018

【导师姓名】潘梅村,许苏明

【分类号】D616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