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性与兴礼乐:孔子正名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方法学意义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9

【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李景林 

【关键词】 2010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

【摘要】正名的目标,指向“兴礼乐”的人伦价值系统重建。但它并非一般所认为的“复周礼”或以周礼矫正现实,而是一种以德性的回复为进路的价值重建。孔子正名论所要求的“言”,是有德者必有言,言而世为天下则意义上的言,体现了一种对至善价值的终极性指向。孔子正名,首先落脚于对社会德性及其表征的德目系统的正本清源,其对涉及到为流俗所熟知,朱紫难辨,易于混淆其本质差异的德性及名目的区分界定,尤其严格。正名在孔子的思想系统中,具有一种方法学意义上的普遍性。“礼以义起”,德性内涵的厘清和价值尺度的重建对于礼乐系统的奠基作用,赋予了“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载体】2010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0国际儒学论坛

【召开年】2010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