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记恩师王宽行先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教育(海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天地   情感距离   兰芝   情感色彩   文化意味   河南师范大学   《木兰诗》   轻肥   敬词   白居易诗  
描述: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在河南大学(当时为河南师范大学)读书期间,发现并悟到一种很富有文化意味的称谓现象:对于德高望重的硕儒大师,多以先生呼之,无论面前或背后,均恭敬之,爱戴之;对于学问深奥却与学生保持一定情感距离者,则多以教授呼之,虽属敬词,但却缺少情感色彩;而对于既教书又育人,且乐与学生交往的方家学者,便称其为老师,因为彼此熟悉了,了解了,也就没有了拘束感,显得亲切了,称呼上也就随意了许多。
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电视剧《黄齐生与王若飞》观后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救国   编导者   英雄业绩   贵州电视台   革命历史题材   《木兰诗》   辞官   阎锡山   同类题材   黄齐  
描述: 记得上小学时,曾读过一篇课文《王若飞在狱中》,其大致内容至今犹使我难忘。王若飞的名字取自古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木兰诗》)之意。他一生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业绩与那千古绝唱相辉映,将永远彪炳中国革命史册,百代流芳。观罢电视剧《黄齐生与王若飞》(14集电视连续剧,由贵州电视台等单位摄制),不仅对王若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又使我认识了另一位以前鲜为人知的革命先驱者黄齐生。后者是王若飞的亲舅父,生于清末,出身寒微,少年时勤工俭学,胸怀远志;民国初年,弃商辞官,走教育救国之路;加之,他本人博学儒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