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秘点背后 千年悬空寺之谜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普童话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悬空   寺庙   水侵蚀  
描述: 在北岳恒山脚下,有一个闻名世界的奇特景观——悬空寺。顾名思义,悬空寺就是“悬”在空中的寺庙。1500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蚀,它始终屹立不倒,足以令世人称奇。 绝壁上的“危楼” 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始建于北魏晚期太和十五年,原名玄空寺,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后来因“悬”和“玄”谐音,寺院又坐落于山崖之上,人们便习惯性称之为“悬空寺”了。 悬空寺背西面东,整个建筑由6座殿阁组成,彼此交叉,栈道相连,高低错落,曲折迂回,构思布局妙不可言,乍看上去,寺庙就像一栋建在绝壁上的“危楼”,因此我们套用大诗人李白诗作“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描述这一奇景也是很恰当的。这里山势陡峭,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镶嵌在这悬崖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 正因为悬空寺选址得当独特,才让它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一切不得不归功于当初为它寻址的那位天师—— 公元398年,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在仙逝前给弟子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就是要让人们上了这座寺院,就能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的烦恼抛掉。天师仙逝后,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经过了43年才动工修建。 之所以最终选在恒山的千尺峭壁建造这座寺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以前这里是南去五台、北通大同的交通要道,寺庙建在这里,可以方便往来的信徒进香和歇脚。二是因为浑河河水从寺前山脚下流过,常常暴雨成灾,河水泛滥,所以将寺庙架空,免于被淹。 建筑极有特色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有90米,后来因历年河床淤积,才仅重观在的高度。 悬空寺可以说是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绝佳体现,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的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大山的包围也减少了寺庙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它值得称“奇”之处。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看上去支撑它们的却只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希局、形制等建造[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 佛、儒、道共处一室 悬空寺除了构造奇巧外,它还是一座很有宗教意蕴的寺庙,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儒、道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三教殿是悬空寺最大的建筑物,大殿的后面挖有很多石窟,形成了一半房子一半洞的特有建筑形式。 当年的建筑者对空间的利甩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悬空寺在宗教内容的构思上将古人陶宏景提出的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在这一空中寺院内。在寺院的最高处建有三教殿,殿内正中端坐佛祖释迦牟尼,他慈和安祥;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他微笑谦恭;右边是道教教主老子,他清高豁达,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着“对话”。在中国,像这样三教始祖同居一室的情况极为罕见。 三教殿内的宗教内容,是佛、儒、道的和平共处,体现了佛教“普渡众生”,儒家“和为贵” “仁者爱仁”,以及道家“无量度人,礼度为先”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合、升华的体现,为指点世人、化解矛盾纷争做出了榜样。 悬空寺始建至今,地处兵家必争之地的恒山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历代都被加以维修、完善。这似乎是三位先祖无形中赋予了它“神力”。 悬而不倒的秘密 说起悬空寺,最令人好奇的还是它为何悬而不倒以及它的受力点在何处的问题。那么,这样一个颇具规模的寺院是靠什么支撑在悬崖上的呢? 很多人乍一看都以为它是靠栈道下面的那些柱子支撑的,可事实上当你走在上面时会发现这些木柱会晃动,走在上面还有吱吱呀呀的响声,而且上方的楼阁重达数十吨,如果单靠这些直径不超过十厘米的木柱去支撑,显然不可能。 看来这些木柱只是幌子?那么,真正的受力点又是在哪儿呢?原来,悬空寺真正的受力点在栈道下边伸进岩石深处的木柱上。这些木柱叫“悬臂梁”,真正起承重作用的就是这些悬臂梁。这里的悬臂梁分为上下两层,一长一短,巧妙地运用力学原理伸进岩石的深处。而且这些木梁都采用传统工艺处理过,经过生桐油浸泡的木柱既不怕白蚁啃噬,又能防腐,真是一举多得! 漫步在悬空寺的楼阁和栈道上,时间仿佛已经停止,只有奔流不息的浑源河和山谷的风声提醒我们,这座建筑早已和山谷浑然一体。时光流转,正是1500年前的工匠的智慧,在悬崖峭壁之上创造出了这样一座不可思议的伟大建筑。 (编 院子) 悬空寺并非只此一家 河北井陉县苍岩山福庆寺:建于隋朝。主体建筑桥楼殿坐落在一座石桥上,石桥飞跨对峙的两岸。桥楼殿为一座九脊重檐楼阁式建筑。游人若游此殿,须从桥下拾级三百,方可如愿。 陕西陇县景福山王母宫:始建于金,主体建筑为楹殿阁,垂直悬挂在绝壁上,被誉为天下奇观。游王母宫,游人得攀10多米高的铁索梯,还得横穿天桥栈道。 山西广灵县小悬空寺:建于北魏。只能容一人通行的石板小路蜿蜒伸向距地面10多米的悬崖峭壁,数个天然石洞分上下两层镶嵌在峭壁之中,洞内有观音、弥勒佛、地藏塑像20多尊。从外面看,小悬空寺给人摇摇欲坠之感。 西宁悬空寺:史称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山,依山傍水,发育完好的丹霞地貌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素有“九窟十八洞”之称,红崖间殿宇高悬,栈道回廊将殿宇楼阁与洞穴相连,使殿中有洞、洞内套洞,洞中塑有佛、道诸神像,被称为中国第二座悬空寺,仅次于恒山悬空寺。 云南昆明西山汉崖上的三清阁:是建在险峻峭壁上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为梁王避暑宫。后经明、清两代扩建,形成目前的规模。沿石级登临如置身于空中楼阁,令人流连忘返。 浙江建德大慈岩:有“江南悬空寺”之美称。主体建筑地藏王大殿建于元代,位于垂直200米高的绝壁上,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架悬壁。近观气势雄伟,远望如琼楼玉宇高映于云天之上,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致相映成趣。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