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30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论治   儿童多动综合征  
描述: 严重防碍儿童健康成长,给社会、家庭带来了不良影响,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方法。我们近几年来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玉~般资料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临床证治研究述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论治   综述   病因病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描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学对DR尚无特有命名,但前人早有论述。《儒门事亲.刘完素三消论》记载"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目疾",《河间六书.宣明方论》曰:"又如周身热燥怫郁,故变为雀目或内障。"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
梁兵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辨证论治   梁兵  
描述: 40余载,医术精湛,学验俱丰,详辨证,精用药,对RA的辨证论治方法,执简驭繁,提纲挈领,切合临证,疗效较好。笔者有幸跟随梁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老师诊治RA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据临证观察
带脉为病临证治验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论治   妇科杂病   带脉   中医药疗法  
描述: 带脉为病临证治验海门市余东医院(226152)沈志强,程婉丽带脉总束腰以下诸脉,下焦乃奇经汇集之处,冲、任、督三脉均起源于小腹部。张子和(儒门事亲·论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章)云:“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终带脉”。证明带脉总束冲、任、...
《儒门事亲·三消论》对消渴病的贡献浅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医药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渴病   辨证论治   儒门事亲   病因病机  
描述: <儒门事亲>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医家张子和的代表著作,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其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真实记录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医案和一些医家的论著.<三消论>是刘河间所著,由张子和收录于<儒门事亲>卷十三之中,载有治疗消渴的方剂7首,已初步孕育分型治疗的雏型.对消渴病机的论述,集中体现了阴虚燥热的认识观点,并从病因、病症及并发症等多方面阐述阴虚燥热的机制,至今仍指导着消渴病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应用.治疗上重视养阴泻阳,同时应辩明病之标本,辨证施治,对消渴病的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小儿脑性瘫痪的中医辨证治疗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论治   小儿脑性瘫痪   中医药疗法  
描述: 结合临床体会作初步探讨如下。1病因病机出生前后诸多因素均可引发本病。出生前主要病因有:宫内感染、母体患病、营养不良、理化因素影响等;围产期以早产、多胎、低体重、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等为多见;出生
眩晕症辨证施护浅谈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论治   眩晕   中医药疗法  
描述: 睛,身转耳聋,如立舟车上,起则欲倒”。因本病与心、肾、肝、牌四脏有关,故临床辨证可分为四型,辨证施护。1、肝阳上力型:表现为头晕耳鸣,头胀痛,急躁易怒,伴日苦咽干,颧红,手足心热,劳累或恼怒时症状加剧
陈亦人教授医话(连载)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医论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论治   陈亦人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脱发  
描述: 不可忽视的一大治法,临床不可胶住肝肾亏虚,胶柱刚效必不佳。兹举1例以说明之。刘某,女,29岁,1987年2月9日初诊。患者头皮发痒、头发脱落5年,加重4个月。1982年,患者产后,始头皮发痒.头发脱落较多
论《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中的辨证论治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祛邪   辨证论治   汗法   下法   《儒门事亲》   吐法  
描述: 分析张子和《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祛邪理论及相关医案,认为其祛邪理论并未脱离中医辨证论治的藩篱,而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辨证论治特点为辨证重邪实致病,论治重气血流通,汗吐下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失治救误三则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呕吐   辨证论治   眩晕   救误   痢下   中医药疗法  
描述: 1 痢下案程某,男,65岁,1990年10月15日诊。痢下赤白粘冻1月,痢下不爽,腹胀痛,食少乏味,骨瘦如柴。前医投以黄芩汤、白头翁汤、香连丸等,并辅以输液,1月有余,诸证不减。医见其赢弱,认为久痢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