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子和孔子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和孔子比起来,老子更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意味。孔子只是在汉代很短一段时间内被当作神,说他是黑帝之子。孔庙尽管一直香火旺盛,但坐在里面的孔子一直是个文化人,而不是神,当然是中国最有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第一人。老子就不同了。他是道家的创始人,又是道教的教主。最晚从东汉末年开始,老子就被道教徒奉为太上老君。老子姓李,唐朝的皇帝也姓李,为了给自己增加神圣的色彩,唐朝从立国开始就拼命地抬举老子和道教,所谓儒释道三教,道教排第一,儒教排第二,佛教排第三。
《庄子》中的孔子
作者: 张真山长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孔子的时代,周游六国,遇到过荷條丈人、佝偻者、耕者等等,这些隐士对孔子没有曲语。而所有的儒家道家经典记载,孔子也始终不失孔子应有的儒家气象,孔子的气象是不自大,洗耳恭听。尽管有时主张不同,孔子仍然尊重教训他的人。但是弟子们往往不服气,孔子从没有不服,隐者们不是为了羞辱他,孔子的圣境就在于他的大、和。
从孔子“天道观”看其治学态度
作者: 孙振楠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孔子原属殷商一族,先祖是宋国宗室,但因为距离宋国始祖超过五代,便改为孔氏。后因受人迫害而出奔到鲁国,成为鲁国人。 “周礼尽在鲁矣。”最初周公制定礼乐典章的目的无非是巩固加强奴隶制社会统治者对政权的控制。而“愚民”,让人民相信“天”主宰着一切,重视对祖先、鬼神等的崇敬,对迷信仪式等教条化的遵守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因此,迷信思想及迷信活动在鲁国的大行其道也就不难理解,甚至过时的童谣也能作为对鲁国政治前途的预言。
中国第一家族:孔氏的故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孔子世家谱》的续修,不仅是孔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它也为中国目前的家谱热再添“一把薪火”。 历时13年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完成,并于2010年9月24日在孔子诞辰2560周年之际于山东曲阜举行颁谱典礼。《孔子世家谱》的续修,不仅是孔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它也为中国目前的家谱热再添“一把薪火”。 “中国第一家谱” 新修的《孔子世家谱》共80册,4万多页,重达125公斤,被称为“中国第一家谱”,同时也被戏称为有关孔氏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
孝悌之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三字经》里讲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没有谁不知道的。“弟于长”这个“弟”,应该念成悌。“弟于长”,对兄长要尊敬友爱。“宜先知”,应该早早就知道。当一个孩子去接受教育时,首先“孝于亲,所当执”,他应该孝敬。接下来讲“悌”、“弟于长”,实际上就是弟弟尊敬兄长。 四岁就知道让梨的孔融,从小就卓尔不凡,才华出众。“孔融让梨”的故事许多人都听说过,但很多人对孔融其人却不甚了解。孔融不仅聪明伶俐,而且非常从容。小时候,他哥哥的一个朋友,遭到宦官的追捕,实在没办法,就逃到孔融家里,要躲一躲。那一天,孔融的哥哥不在,这个朋友就把情况讲给了孔融。孔融是个小孩子,他哥哥又不在,那么,孔融可以说:“请您别处想办法,哥哥不在。”但孔融不是,他说:“不要紧,哥哥不在,我是他弟弟,我可以当半个家,请住下。”他就把这个被宦官通缉的要犯留在了家里。东窗事发以后,当地的官府当然要找孔融算账,那时候孔氏一门争相坐牢,都说是自己收留的,孔融说是自己收留的,孔融的其他几个哥哥也都说自己收留的,无一退缩,在当地传为美谈。 但是,我们记住孔融的并不是这件显示其智慧和勇气的事情,而是孔融让梨的故事。
一朝风雨一韶华几度悲凉几度秋!
作者: 暂无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孔夫子被历代统治者尊为圣人,孔庙被敬为圣域。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世事沧桑,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礼崩乐坏时,反孔与尊孔的拉锯战分外激烈。对于孔子的态度要么是奉之为圣,顸礼膜拜;要么视为糟粕。打倒在地,悠悠千栽,几度悲凉! 孔氏浮沉 在孔府大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蓝底金字对联:上联是“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富”字缺上面一“点”,寓“富不到顶”,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章”字一竖直通“立字”,寓“文章通天”。相传,孔子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娶亲之日,有神仙前来指点,碰到写“富”字的影壁,把“富”字去了点,并告知孔家“富”字有点不吉。此后,孔府凡书富字皆无点。这叫“宝贵无顶”。又传说乾隆时,纪昀为孔府书写门联,写到“章”字时数遍皆不中意,遂弃笔安歇,睡梦中见一老翁在他写的“章”字上划了一笔,成了破“日”之状,醒后挥笔而书,果然气势不凡。这叫“文章通天”。 孔府,就静静地偎依在孔庙之侧,若干年前,孔府的后人还在这里平静简单地生活着,念书,结婚,成家,生子,立业。也许,这才是真实的孔家,才是真正能让人沉静下来的实实在在的孔家。在享受了无限的荣光之后,孔氏后人的命运也注定了要随着孔子千百年的风云变幻而浮沉。
儒学当下化
作者: 颜炳罡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国近代以来,有两种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是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前者在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到建设时期,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认为,在未来 21 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还会进一步地中国化,不断地向前发展。后者亦然,也处在现代的转化过程中。
儒、道、佛的生死观念
作者: 暂无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哪种重要的哲学和宗教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都对中国人有着深深的影响。虽然它们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不同,但却都反映中国文化的特点。 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现代人如何以儒做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仁,也就是爱满天下,是以儒做人的根本要求,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孔子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铿锵有力,铮铮铁骨,掷地自作金石声,道出了这个人生境界的崇高。一句杀身成仁,培养了多少位烈士? 孟子的浩然正气同样令人敬仰。我们熟悉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慷慨激昂地宣布了这个人生境界的尊严和不可侵犯。
君子儒与小人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初看此章,不禁要问:怎么“儒”还有“君子”“小人”之分?能称得上“儒”的人,应该是具备了一定道德修养的,不至于还会是“小人”吧。 其实,早期儒家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荀况就曾在著作中提到过。在《荀子·非十二子》篇中,荀子认为:“弟佗其冠,衶(zhòng)禅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