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恩施 小地方的大气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所谓世事难料,就是你永远也不知道某天,自己会出现在某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周围的人和物都和自己没关系,你连那个地方的名字也鲜少听到,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陌生味道,却有种故地重游的恍然。 恩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恩施之称源于施王屯,据《恩施县志》载:“东晋末,桓无子诞窜蛮中,自称施王,筑城临施水,号施王,子孙袭王至后周,保定初年始平之,以其他地置施州,乃施王屯余地。”此事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到了元朝,建立了土司制度。因土司居于施王屯的南面,故得名“施南土司”。据同治《恩施县志》:“明设施州卫,雍正六年称施县,雍正七年改称恩施……”恩施之意,即雍正皇帝恩赐于施县之名,故名恩施。 放眼望去,变革中的恩施与湖北众多小城市一样,开阔的迎宾路昭示着建设者迫不及待要追赶世界的野心,马路尽头的农民仍然恪守着多年的传统。补车胎的小贩对“隆恩浩荡”的历史毫无兴趣,只惆怅着如何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自己的房子想改建,上面不准。” 奇怪的是,哪怕是抱怨,人们脸上依然堆着笑,眉宇之间并没有“落后地区”常见的“苦大仇深”。据说,这也是历史传承使然。 恩施是土家族的先民——巴人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早在上古时期,巴人的先祖廪君部落便繁衍生息于此。廪君称君夷城(今恩施)后,部落日渐强大,并向川东发展。西周时建立了称雄西南的巴国,恩施为其辖地。战国时巴国为秦灭,恩施隶属巫郡。秦统一后,恩施属黔中郡,汉属南郡。三国时,吴安二年置沙渠,为恩施设县之始。隋开皇初,改沙渠县为清江县。明洪武年间置施州卫。清雍正十三年增设施南府,恩施县为施南府附郭首邑。从这时起,历250余年,恩施一直是施南府、恩施地区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巴文化、巴楚文化、巴蜀文化、汉文化在恩施不同历史时期相互影响,融会交贯。同时,佛、道、儒、巫文化共同生存,特征鲜明。 如同杂交对改良物种有着明显效果,在多元文化氛围内长大的人,容易养成宽容的好脾性。 恩施境内所遇之人,最大的特征就是热情开朗,指路的村民追出来告诫:“XX大桥虽然叫作大桥,其实很不起眼,稍微一不注意就会忽略……” 用词精准,态度感人。 抬轿的轿夫,累得满头大汗,照样笑得十分开心。 景区家庭旅馆的老板,见了询价的游客首先提醒:还是先上山吧,太晚了什么都看不见了…… 并不担心上山之前还有十数家同行有可能抢生意,而沿途,确乎没有任何人出来拉客。 恩施城内,有著名的土司城:据说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亮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城。这座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颇有些来历,“恩施土司城”五个大字,即出自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之手笔。 土家族历史悠久。公元前361年,巴国被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同行的人告知,土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据说到了恩施如果不吃合渣,就像去北京没登长城。我们到恩施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多钟,挂着“合渣”牌子的小店关门闭户,随便找人打听,人家笑了:合渣是早餐吃的。晚上想吃东西得去美食一条街。 所谓的“美食一条街”,其实也不过三五家店,人丁火旺的一家是啤酒排档,另一家是石锅鱼。颠沛流离数千里,啤酒花生不够满足口舌之欲,我们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石锅鱼。好像现在全国各地都比较流行石锅鱼:用一块大的花岗岩岩石凿成有双耳的石锅,将鱼放在石锅内烹煎,然后,再加上以辣椒为主的各式作料,又再加上一些滋补药材制成。 按说石锅鱼属于湘菜系,这家店的杯盘碟碗却大有日本范儿:颜色艳丽,造型古拙,不分里外皆有花纹。 恩施的夜生活结束得比较早,晚上九点钟,跑堂的小妹告知:现在很多东西都没有了哦,只有一点烂白菜。 怀着“有总是比没有好”的心情,硬着头皮点了一份“烂白菜”,端上来一看:却是一小簸的碧绿青翠,毫无“烂”气…… 三个人,一百出头,吃到叠腹腆肚,还额外收获了一大把感恩。 第二天一早去补合渣课。 小店一派热火朝天,男人们光着脊梁包包子,女人们冒着热汗端盘子拿筷子,那著名的合渣,和上海的汤泡饭有异曲同工之妙,就着桌上免费供应的素拌白萝卜丝,稀里哗啦再一次荡气回肠。 “合渣”还在街头继续流行,“恩施土司”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除了部分有寻根情结的中老年人,很少有人再去谈论相关话题。现在恩施最为外人道的是大峡谷,城市中心的指路牌上,随处可见“大峡谷”字样。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峡谷全长108公里。 关于这段峡谷,据说有关专家的评价是:“论壮观,科罗拉多大峡谷与清江大峡谷不过伯仲之间;论美丽,恩施大峡谷的沐抚段实在无与伦比。” 溢美之词随处可见,有多少名副其实,很难考证。不过,恩施大峡谷的风景倒也不至于让为它唱赞歌的人脸上无光。 提到“峡谷”,人们总习惯性地想:不就是喀斯特地貌吗?有什么稀奇的呢? 还真有,恩施大峡谷确实有许多“稀奇”之处。 距离景区一公里开外,大峡谷斑斓的岩石已进入视野。天气时雨时晴,云雾时浓时淡,山头若隐若现。进到山里,云海覆盖在峡谷之间,不时变换身形,动感十足。特别容易让人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恍然。 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有一“绝壁长廊”,又叫“绝壁栈道”,始建于2007年10月,全长488米,118个台阶,虽说全是人为,却是提供了一条特殊的观景通道:脚下的农田、村庄,在别处看着是风景,在这绝壁上胆战心惊地看着,如同臆想。 至于著名的“一炷香”,常吸引摄影发烧友,背着几十万的器材守在脚下,等待合适的光线。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柱一般能够达到30米高,已属罕见,这“一炷香”,高150米,直径只有4米,却能屹立千年不倒.谁见了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大峡谷正在被努力打造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企图通过这条天赐之途,把恩施与世界上一切美好的城市连接成串,无数的美好愿望足够将峡谷填成一马平川,抹平小城市与大都会之间的所有差别, 当然,迄今为止,恩施仍然保持着它自己的特色,依然是一个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地方。
叶曼 我们要为往圣绝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叶曼先生曾于北京龙泉寺进行了一场题为“以佛法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的讲座。她梳理了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并以贯通儒释道的智慧讲解了佛学的一些术语。,她说要“为往圣继绝学”,让中华文化中的价值观实践于现代社会,而这依靠的是个人认真的身体力行。 题目:以佛法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时间:2008年8月27日 地点:北京龙泉寺东汉明帝佛法传入中国 中国的三大文化——儒释道。一个外国的宗教怎么能够成为中国的三大文化之一?这要从佛法由印度传人中国的源头说起。公元67年,东汉明帝梦见一个一身金色的人从空中飞到他的院子里落下。第二天上朝时,明帝问朝中大臣:“我昨晚做了个怪梦,梦见的飞人身金色,在皇宫上面飞呀飞呀,就落在院子里,这是什么东西呢?”一位大臣说,“我听说天竺国有这么一位王子,他放弃了王位,出家修行很多年,是印度了不起的人。” 这个人就是释迦牟尼佛。随即,汉明帝派了史官,还有两百多人组团到现在的甘肃、西域地区求佛法。史官到了第三年才把佛法请进来,头一部经是《四十二章经》,并带了两位梵僧回来。这就是白马寺名称的由来:一匹白马驮着《四十二章经》来到了“寺”,两位和尚被安排在白马寺里头。汉明帝就在皇宫内设了一个小殿,两个梵僧为他讲佛法。这标志佛法真正进入中国。 大地众生皆俱佛性 “佛陀”两个字在佛法刚进入中国时的原音是“budda”,由梵文而来,就指“菩提”。随着时间流逝,很多原来的发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心经》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现在的发音都不是原来的发音了。现在要找古时候的发音到闽南或客家族群中去找,他们把很多的古音都保留了下来,保留的古文字也最多。这两个族群是真正的中原人,因战乱等各种原因而向南边迁移。 中国现在的佛教是大乘。大乘开始学习时,离不开“四圣谛”——苦、集、灭、道。我们所受皆苦,非别人所赐,乃自己所给,自己无始以来所积习的。你想要灭苦么?修“八正道”。“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如果无“正见”,其余的“正思维”、“正语”、“正命”等都免谈。何谓“正见”?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柴寂静”。佛法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幻象。最重要的佛经就是《金刚经》,《金刚经》再提炼出《心经》。《心经》虽只有260个字,摄全部佛法。《心经》开头讲“观自在菩萨”,是告诉我们要修行,接下来告诉我们如何修行,修行的结果是“无智亦无得”——在这生不出智慧来,也不是在这里得什么。为什么佛家讲“本自圆成”、“本自具足”,就是本身我们都可以成佛。释迦牟尼成佛后头一句话说:“奇哉!大地众生皆俱佛性也!”这里讲的是众生,不单指人,包括苍蝇、蚊子都所有有情。 我们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佛说:“只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自己把不常的以为常,把幻想的以为真实的。所以,佛家谈到本体时,用两个字“真如”来概括。它不提真,因为有真就有假,佛法是不二法门。 佛法是超世间法 印度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东西,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国家。我在印度曾经拜访了所有关于传说中释迦牟尼走过的地方,如恒河呀,看看释迦牟尼佛说的“非想非非想”处,他所参过的恒河两岸的圣人住过的地方,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了。但是他们告诉我,有个伏虎圣人,就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席地双盘而坐,旁边一只真的老虎。那老虎就象小猫一样趴在他身边,他没事就用手摸摸它,我当时就吓一大跳,我说这真是伏虎圣人啊。我们跟印度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有很多东西跟他们学,特别是佛法。 佛法经过了很多时候,把中国的外国的宗教合在一起成为我们自己文化的代表之一,一个外来的宗教能够这样,原因一是在于佛法中有与本土文化相通之处,二是释迦牟尼说的不止是儒家的世间法,也不止是老子的出世间。它是超越世间的法。 孔子讲“礼”,主要文献《礼记》,是孔子和他的弟子问答录,孔子讲的是世间法。有人问孔子弟子,何谓“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弟子曾参回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是一般人处事待人的准则。孔子学说的内容,无论谈人、事,都是有形的,都是世间法。古时提倡读四书五经,变成个通儒并不难,只要读懂“十三经”,并且,“十三经”中有一精通,其他则全通,就是博士了。《大学》开宗明义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主要是针对“修身”而言的。这点与佛家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一致的。 老子有所不同,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为老子《道德经》的总纲,是《道德经》的理论基础,其它八十章都是在解释第一章。其中“常”字不可误会为非常的“常”,它指的是“本体”。为何这样说?后边章句有:“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本体”就是佛教所说的“心”,就是儒家所说的“性”。 这是个有排斥也有融合的过程。在汉朝前期,老子之说大盛,到了汉武帝时期,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独领风骚。后来的宋明理学家“排佛斥老”,宋代理学家专门提倡儒学的文化,把佛家、老子都排除。但是他们说的东西如同瓶子一样,标的是儒家,实际里面装的已是混合体,很多是佛教和道家的东西。 修行是要身体力行 佛法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止是现在的。现在无论我们怎么变,都离不开这三大文化。我不是推举古人,而是要如张载说的“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把我们古人先贤留下的、快要断掉的东西继承下来,为的是“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对待人类社会也好,对待自然也好,要善待之,否则以后要受果报的。到那时,就晚了。现在南极北极冰山已经没有了,天上破了一道口,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我们要是能够想到如何为我们的后代子孙活下去,现在就应该开始注意怎么保护自然。否则,地球也会有一个大的灾难发生,而且发生不会太远,大概在我们的曾孙、玄孙的时候就会发生,这非常危险。 我们怎么能够象佛法上所说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古圣先贤的恩、天地的恩、父母的恩、还有众生的恩。百丈禅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当时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也拿一个锄头去种地,他的弟子就把工具藏起来,他就说:“你们今天不让我下地,我今天就不吃饭。”真正的修行就一定是要身体力行。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的邻邦日本和韩国,他们把我们古书上谈到的生活习惯保留了很多,而今我们要好好拾起来。认真追寻起来,中华有七万年的文化——七万年前我们已有很粗糙的陶器,很粗糙的生活生产用具。五千年的文明是从伏羲演八卦才开始计算。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国一样,文化一直能够延续不断。埃及文化,我们现在只看到“金字塔”,只看到“狮身人面像”,其他的“雅利安”的文化也都看到他们剩下的物质遗迹。从上古传至今天的只有中国文化,我们要珍惜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要用新的思想、新的话语来解释我们古老的文明。 宋代的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使命。 叶曼问答录 真如就在我们心上 问:请问我们平常所说的“如来”是什么意思? 答:《金刚经》里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者,“真如”也;来者,“起用”也。“如”是“本体”,“来”是“行动”,本体和行动就代表佛。 真如在哪里?起用在哪里?完全在我们的心上。所以佛法告诉你:记得,没有人可以求,没有菩萨,没有佛可以依赖。你只有按照他的法,走他的道路,你将来会跟他一样。这不是我胡说的,这是佛临终的时候说的。我们最少要信佛所说的一件事情,“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把这句话记得。我们很惭愧,我们不能象释迦牟尼佛一样放下,他放下的多少,你们知道吗? 问:您刚才讲到“不二法门”,请您讲下佛教里说的“不二法门”之意? 答:所谓“二”是指真的、假的,有的、无的,这些都是二。为什么会有真的假的,是因为我们有分别心。学佛首先是不要有分别心,当我们有分别心的时候,就有因缘;有了分别心,就有爱憎心,有了爱憎心,就产生取舍心。 真正的大乘佛法就是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没有分别心。“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做者是”。只问现在做什么,不必去算命,也不必占卦,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在佛法里修行必须要知
与时代较劲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西江月 顾炎武站在了时代流俗的对面,一言一行,潇洒磊落,不仅是明清更迭的时代标尺,也是后世追慕的偶像。 流转吴会间,何地为吾土?登高望九州,涩目皆榛莽。寒潮荡落日,杂遝鱼虾舞,饥鸟晚未栖,弦月阴犹吐。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雨。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穷水陆,仇譬在门户。故乡不可宿,飘然去其宇。往往历关梁,又不避城府。丈夫志四方,一节亦奚取。毋为小人资,委肉投饿虎。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功名会有时,杖策追光武。 从《流转》一诗中,大致可以看到当年亭林先生流转各处的境况。 归奇顾怪 清人笔记中,常将归庄与顾炎武合称“归奇顾怪”,大约指两人本是挚友,同游于复社,又都性情古怪。 归庄,字玄恭,是顾炎武的同乡,昆山人,明代名士归有光的曾孙。满清入主中原之前,顾炎武与归庄有一段令人感羡的交往。《顾亭林诗文集》中收录多通两人往来信札,举录一二如下: “别兄归至西斋,饮酒一壶,读《离骚》一首,《九歌》六首,《九辨》四首,士衡《拟古》十二首,子美《同谷》七首,《洗兵马》一首。壶中竭,又饮一壶。夜已二更,一醉遂不能起,日高三四丈犹睡也。月之二日将往千墩,面兄之期当在初七八,届期更以酒三爵、植一架奉访于西郊,与兄考五经、谱四声可哉?” 读这通短札,遥想亭林先生早岁诗书人生,如在眼前。一盏灯,一壶酒,一卷书,沉吟咏叹,俯仰啸歌,次日醒来后修书与好友分享。但这种纵情诗酒的生活,在亭林先生一生中并不多见。又如: “弟终日碌碌运甓,而兄终日酣饮琵中物,此殆天乎?弟诗不足观,以比兄作,则瓴瓿之于宝鼎矣,何足污娶。敬完赵。吾辈不能多读书,未宜轻作诗文,如盆盎中水,何裨于沧海之大,只供人覆瓿而忆。予将守口如瓶,不作雷鸣之瓦釜矣。” 札中“运甓”典出晋人裴启所著《语林》:“陶太尉既作广州,优游无事。常朝自运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之,陶曰:‘吾方致力中原,恐为尔优游,不复堪事。’”顾炎武用“运甓”谦称自己的撰述事业。 归庄的二哥归昭,当甲申四月史可法誓师勤王时,入幕为宾。乙酉四月,清兵攻陷扬州,归昭在西门浴血奋战,以身殉国,尸骨无存。归庄的三哥归继登,也大约同时在长兴遇害。归庄闻耗后,在长兴找到了三哥的尸体,建墓归葬,又为二哥立了衣冠冢。当昆山县丞号召剃发归顺时,归庄率众百姓怒斩县丞。清兵迅即围攻昆山县,顾、归两位好友协同昆山县令及总兵王佐才,以孤军抵抗。久战不支,城破遭屠,顾、归两人被清兵通缉,只好潜伏他乡。 由此可知“归奇顾怪”的两人,都是节操高尚的抗清义士,并不奇怪。顾炎武在抗清失败后,只身北游,而归庄遁入江湖,自号普明头陀,佯狂终生。归庄晚年筑室土壕四周埋葬着家中死难亲属,他自题楹联:“两口居安乐之窝,妻太聪明夫太怪;四邻接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这或许也是世人称其为“奇”的原因之一吧。这两位至交笃友之后竞再也没有见过面。 入清,叶方蔼受朝廷委托屡请亭林先生入仕,顾炎武在《与叶切庵书》中写道:“先妣未嫁过门,养姑抱嗣,为吴中第一奇节,蒙朝廷旌表。国亡绝粒,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载于志状。故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矣。”又正色说:“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 顾炎武终生不仕,但他有时称“昆山三徐”的三个飞黄腾达的外甥:康熙九年探花徐乾学、顺治十六年状元徐元文、康熙十二年探花徐秉义。徐氏昆仲兴起,昆山徐氏马上成为首屈一指的望族。早年三兄弟窘迫时,都曾受过舅氏顾炎武的关照。当顾炎武遭遇两次官司之际,三兄弟全力相救,终免缧绁。顾炎武久经流转后,定居华阴,徐氏三兄弟多次劝舅舅回归吴下,并愿为代置田产。但顾炎武经多年考察,认为关中一带可退可攻,足以等待天下变局,终不肯再回江南。 金庸笔下的大侠 顾炎武举起酒杯,高声吟道:“‘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晚村兄,你这两句诗,真是绝唱!我每逢饮酒,必诵此诗,必浮大白。” ——金庸著《鹿鼎记》 顾炎武的形象,也曾出现在现代小说家金庸的武侠小说中。《鹿鼎记》开卷,便是顾炎武与黄宗羲、吕留良三位反清复明志士谈《明史》一案。尽管是小说家言,却也合乎史实。当清兵攻破常熟后,炎武的嗣母王硕人绝食近月而死,遗言嘱炎武“无仕异代”。自此,顾炎武奔走于江湖之中,与南方的抗清军队暗中联系,曾遥受福州唐王的兵部职方司主事一衔。此后又因吴胜兆反清失败,再次出逃。本想出海,与鲁王、唐王会合,遇风浪不能成行。当抗清势力军事力量被完全肃清之后,顾炎武北上,在各处考察关塞形势,最终落足于陕西华阴,原因是“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 顾炎武虽没有惊世武功,却一身侠气,曾亲手处死恶仆,虽生于吴下,却“性不能舟行食稻,而喜餐麦跨鞍”,负笈飘零,啸傲江湖。 追慕者,章太炎 抗战之前的1936年,一代国学大师、民族革命的先行者章太炎逝世。太炎的故旧所送的挽联中,多把太炎与顾炎武相比。马相伯的挽联中说,“论品性如顾宁人”;蔡元培的挽联中说,“后太冲、炎武已二百余年,驱鞑复华,窃此遗老”;太炎的门生钱玄同所写长联中则有: 缵苍水、宁人、太冲、姜斋之遗绪而革命,蛮夷戎狄,矢志攘除,遭名捕七回,拘幽三载,卒能驱除客帝,光复中华,国士云亡,是诚宜勒石记勋,铸铜立像; 萃庄生、荀卿、子长、叔重之道术于一生,文史儒玄,殚心研究,凡著书廿种,讲学卅年,期欲拥护民彝,发扬族性,昊天不吊,痛从此微言遽绝,大义无闻。 这一长联,基本概括了章太炎的一生。联中将太炎先生与张煌言、顾亭林、黄太冲、王夫之并论,尤其精当。章太炎早年师从俞曲园,后奔走革命。事败退居日本,精治小学,旁涉他类。民国初年的大学者,近半出于太炎门下。 章太炎因景仰顾炎武,不仅以“太炎”为号,还改名作章绛(这是顾炎武的本名),还曾有“章炎武”、“绛学”、“绛叔”署名。他的学术风格与学术领域也多走顾炎武的路数,章太炎最欣赏的是顾炎武的治事之功,不仅坐而能言,更是起而能行。 从王炎午到到顾炎武,从顾炎武到章太炎,贯穿着千年以来中国知识面对异族入侵的忧患宿命。一生景仰、仿效顾炎武,章先生正是顾炎武当年所谓“启多闻于来学”的“来学”,顾炎武终生未竟之业,在章太炎、孙中山、黄克强手中完成。但太炎晚年又亲眼看到了“九·一八”,有了本文最初的那一幕;太炎先生驾鹤骑鲸后的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的知识分子,又一次面对异族的入侵。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中,几乎每个有知识、有血性的男儿,都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鼓舞着。
回望熊十力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怪才,特立独行、牛人、真人、不近人情的怪人、现代中国最具原创力的哲人等等,或褒或贬,毁誉参半,说的不是别人,正是熊十力。 武昌起义的元老,故而,能够跟毛泽东、蒋介石等作朋友,心照相通。虽然,关系不近亦不远,增加了这个国学大师的神秘感,拉开众人跟熊先生的距离。 人生光辉之处很多,除了革命老将,他在国学上的创造力,与马一浮、梁漱溟并称为现代儒家的代表人物。更因为他超拔的自信力和原创力,试图在儒家和佛学的融合作惊动天地的创造,他与康有为 样,生前身后,争议不断。 说到熊十力的一生,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他从并不坚实的底子出发,中年才志于学,在霸力洽世的20世纪,自成天地,在政界、学界纵横意气。他的行迹不同于陈寅恪那样的“自由民”学者,也不同于甘地那样的圣雄,他更像“不立文字”的六祖慧能大师,又像乱世之际的孔子,自成教化,从风从雨,以弘大道。 可是,话语传达出来的神奇,并不能掩盖熊十力在生活当中的平凡,当时的他也只是一个寻常的中国人,他不过把普通中国人内心都能感受到的人性“仁守”了一生,并培养了极为优秀的弟子弘扬这种道德自我、个体本位和文化自觉。 经云,体自圆明,动念即乖。观古察己,教人之方。曾是军中莽撞人 现今,国学热,越来越多的人想学,熊十力的故事和文章,像座座迷人的山峦,不看则遗憾。 熊十力,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漆园、逸翁,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贫苦农家,幼时为人牧牛。父母相继病亡后,他读了半年乡塾而游学乡间。后受到维新派影响,读孟子、王船山、顾亭林作品,萌发革命之志,欲物色四方豪杰,共图天下事。 为“运动军队”,熊投武昌新军第三十一标当兵。为宣传革命,1905年,熊考入军校即湖北新军特别小学堂。次年春,熊加入“日知会”,并发起组织“黄冈军学界讲习社”,主持该社的革命活动。由于熊氏在军学界图谋举事,奔走甚力。众所周知,军队首领张彪不得不管,下令通缉,熊不得不逃走.,有人说他是因为性急用力过猛,“如果忍隐几日,肯定是武昌首义的功臣”。 武昌起义后,熊氏曾任湖北都督府参谋。,民国元年,参与编辑日知会志。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曾去江西耕读、教书。他的革命活动在蒋介石篡夺革命果实之际画上休止符。他不像革命的跟班、信徒、党员,后者往往自称革命家,但熊先生倒是跟孙中山等人一样是天然的革命家,是不需任何修饰、不需自我标榜的革命家,熊的起点虽低,没受过什么教育,却是局面恢宏、心胸开阔、百折不挠。 吃了很多苦,命运忽然转了,见了大权贵。 蒋介石取得国民党军政大权后,熊先生人到中年,时移世易,可惜,他作为革命的参与者,内心的痛苦和绝望是一般党员难以理解的:他大骂蒋介石,并把有蒋介石字样的报纸撕下来,塞到裤裆里。 恃才傲物,政治饭碗,他端不了。 他的天才或智慧直觉明了,当是时也,他已经无回天之力;但他有足够的力量打出另一片天地。目睹世风日下,“党人竞权争利,革命终无善果”,军阀官僚贪鄙、淫侈、残忍.猜妒、诈骗、卑屈、苟且、伪善,党祸至烈,士习偷靡,民生凋敝,人道灭绝,他发现“党人绝无在身心上做功夫者”,“由这样一群无心肝的人革命,到底革到什么地方去呢?”他“以为祸乱起于众昏无知,欲专力于学术,导人群以正见”,世事无常,熊深感“革政不如革心”。 人间焦苦。 一转心念入学林 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日后的学术成就。 中年改行,二度学艺,熊自谓:“决志学术一途,时年已三十五矣,此为余一生之大转变,直是再生时期。”他说:“余伤清季革命失败,自度非事功才,誓研究中国哲学思想,欲明了过去群经,认清中国何由停滞不进。故余研古学,用心深细,不敢苟且。少提时读六经,孔子为宗法思想、封建思想,便舍之弗顾。后来专心佛学多年,又不敢苟同,而自有所悟,回忆大易一经,早已开我先路,于是又回到孔子六经n,’ 熊十力不像胡适,走西学中渐的路线,作哲学史先锋,而是,站在了时代的对面。他是近似鲁迅那样的思想革命家,为个体的权力和心灵张目。不能因为一个政权建立起来了,思想革命家就只能变身变声,充当过河卒子,埋头于改良、整理国故、宣传好人主义。 因此,这个革命家改号十力。 “十力”本是佛家术语,专指佛祖如来的十种智力,熊先生取来加诸自身。他到南京的支那内学院学佛,问佛法于当时著名大师欧阳竟无先生,一年后就写《新唯识论》,挑玄奘大师的毛病。 此书一出,即刻遭到佛学界人士尤其是内学院师友之群起攻击。欧阳大师阅后痛言“灭弃圣言,唯子真为尤”,措辞严厉,欧阳弟子刘衡如更著《破新唯识论》,对熊氏其书进行系统驳斥,指责他“于唯识学几乎全无知晓”,并指斥其书乃“杂取中土儒道两家之义,又旁采印度外道之谈,悬揣佛法,臆当亦尔”。 书生意气,古德芳规岂是他一介狂儒就能动摇的。 熊十力不服气,再著《破(破新唯识论)》一书应战,对刘氏之斥逐一破解。他为自己辩护说,《新》著“义既远离唯识,旨亦上符般若”,认为自己非但没有离经叛道,反而是对佛学的维护和发展。与欧阳等人相反的是,蔡元培、马一浮等人却对此书推崇备至,评价甚高。蔡元培称熊氏乃两千年来以哲学家之立场阐扬佛学最精深之第一人。马一浮先生更在序言中将熊十力与王弼、龙树并提,称其学识创见乃超越于道生、玄奘、窥基等古代佛学大师之上,可谓推崇至极! 不知,他是否顿悟了空性。揲蓍卦辞《乾坤衍》 晚年,他与《周易》结下了因缘,写了《乾坤衍》,争议更大。 20世纪30年代他在北平居住时,曾自题堂联:“道之将废矣,文不在兹乎?”他像真正的大革命家如孔子们那样,有着天不丧斯文的信念,而自觉是神州文化托命之人。 他认为孔子之《周易》是呼号革命的著作,“易经是思想革命之宝典”。他说:孔子“至于五十,则圣人内圣外王一贯之大道已造乎其极,得之于仰观俯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之实悟。得之于周游列国,目击上层残毒,下民困苦于水深火热之实感。于是不得不呼号革命。于是不得不作六经”。 在熊十力的笔下,孔子不再是梦里思念周公的保守主义者,而成了典型的革命家,《周易》不仅是最古老的哲学典籍,而且还是最古老的革命宝典。这种既保守又革命的现象,只有从历史的长时段、文明的真精神或人性的纯粹方面才可以理解。而这种“没规矩”的言行在儒生或自以为“新”的人类眼里,都显得怪诞、书呆子气、不懂人情世故;好听一点儿的,也就是天性旷达,不喜雕饰。 老革命的底子,也许在作怪。 一日,与梁漱溟,身着单衣,正辩到紧张时刻,忽然陷入寂静,全无声响。众人忙去探看,发现二人扭打在一起,互相卡住脖子,难发一言。熊十力因学问与梁漱溟发生争论,争论结束时,熊十力不甚解气,趁梁漱溟转身,跑上去打他三拳头,口骂“笨蛋”方休。 有一回,王元化来访,他恰在沐浴,于是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而他的信札、著作,常写在已用过的纸背上,字迹潦草不堪。 真是,体露金风也。 机锋劈开学子心 熊十力掌故太多,说不完。 他爱吃肉,吃素的梁漱溟先生无可奈何地说:“熊先生一顿能吃一只鸡!” 朋友弟子来看他,一般要给他买鸡买肉才好。徐复观,做蒋介石待从室官员,给他一百万元支票,被他大吼大叫地骂走;郭沫若看望他时,给他带一只老母鸡,一起痛骂蒋介石,让他快活异常。 1932年冬,牟宗三首次见到他的恩师,熊十力“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在寒风萧瑟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言谈中,他忽一拍桌子,大喊:“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 以生命灌注诸子.他把诸子当做对象,执着到了奢靡。 1943年,徐复观初次拜见熊十力,请教应读何书。熊教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说那书早年
背叛自我,就是叛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顾老爷子的书信集, 尤其晚年, 他很多的准则都是以孔 子尤其是《论语》里的 只言片语为依归。 顾老爷子真有脾气,够倔。信写得真短。有话则长,数页;无话则短,两三行。也不知道是谁请顾先生写序,或是他看到了不良现象,觉得不好,批他两句。挺给的。看信的人肯定很有感触,好不容易来信,还就这么两句。 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君子之学,应该日精进而无涯。日知所无,是孔教博文之意;月无忘其所能,是孔教约礼之意。前者为学,后者立德,两者相长,互文互彰。子夏说学,知与德兼顾。顾炎武《日知录》取名似乎与朱熹的《近思》之意相通,并且皆出《论语》“子张”篇。顾氏反对明末王学之虚,抵制心学,与黄宗羲之新王学不同。然新的考据终还是要走到立德“行己有耻”的路上。 知德兼顾,方得亭林之学。 《初刻日知录自序》一文中:“故昔日之得,不足以自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一贯“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之来学,待一治于后王”之趣。气量宏大,后学之人当深深玩味。 修学由已 好为人序、好为人师、自秀文才等等,古今一个样,总之,向外求的,迷失自己的,在顾炎武先生看来都是一等的蠢人傻事儿。向内求,完成自我的寄托才是最重要的。能够人不知而不生气,我玩我的,管你们那些流氓文化人理解不理解。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想法,这么说,今天,不过分。 顾老爷子不喜欢谈虚的东西,喜欢实地考察,搞田野调查,美国佬不是最喜欢一个或几个人深入非洲或拉丁美洲雨林探险吗?顾先生当时已经很前卫了。就好像,现代音乐或美术,前卫吗?禅宗说话不在文字上,也很前卫。只不过,前提不一样。没法比。 可是,顾老爷子的书信集,尤其晚年,他很多的准则都是以孔子尤其是《论语》里的只言片语为依归,让我非常地惊奇,和青年时代的狂放反差很大。当然,他的晚年依然不跟清朝干,不给清朝打工。真牛。可是,我不看他的遗老生涯,而是想说,《论语》里的“修学由己”,修己以安人,自我才是人生或学问的起点,在他的字里行间闪现。 且须,远远地望到了顾老爷子倔强的身影。 明清朝的师爷、幕僚,捉刀小吏,今天,何尝没有。混饭吃,何敢言耻?也别较真,应时应景;学着忘记,忘记也是本事。偶尔秀一下,别以为别人真的为自己叫好,快些忘了,别自己给自己落井下石。 放下明朝,且说民国人物。 熊十力先生的《新唯识论》,恐怕缺少知己,一般人不懂,王元化跟着他恶补了几年,也没有看出徒弟继承了哪些老师的生猛。 因为,不通佛理,对于很多佛教的概念的了解就是皮毛不沾,容易张冠李戴。一般人的佛学常识还是从梁启超、胡适、汤用彤的佛学史里看的,这些都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写的。信佛的人写的书与不信佛的人写的很不一样。信佛的人写的或许“抱残守缺”,或许倾向于常识,或许文化危机的感觉不重,但是,重点在于“出离心”。 可能,古文的经典让人看了没有精神,故而,佛学也应该走一条批判的道路。这似乎也是必然的。林国良选编的《佛典选读》,是一本佛学参考书,可是,如果没有佛教的“次第”见解,脑子里的概念估计支离破碎。 更何言修身? 《佛教名相通释》一书,熊先生的思想更加朴实了一些,接下来,他关于韩非子和张居正的另一本集子,更加走史学的路线。在《通释》一书,熊先生提到了“经典不宜快读”的问题。他说曾经对于明朝人的佛学注释深入地研究,自嘲可惜收效不大,大家况且如此,作为后生仔,今人更加应该静下心来,寻找规律。 奢靡的清儒 六经皆史,诸史皆文;文史互证,落在修身。 清末民初,法制变更与法治思想“天崩地解”,所以,常常把清朝的训诂之学理解为强权压迫下的文人游戏,并且,也看不大懂如俞樾等人文集,就更加排斥他们的思想。因为,那个时期,坚持改弦更张的学说的批判性都比较强,干脆没有给传统的东西留什么余地。 为了更细一些地读《论语》,初学者不妨看看清儒刘宝楠《论语正义》很全的。也很有清儒的范儿,他自己没有写完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父亲的志向继续补齐,很棒的家学。在钱穆先生的书里,谈到老子晚出问题时,说清儒多只治一经,故而难与成论发难。也对,也不对。清儒并非愚昧。当然,廖平和康有为的思想肆意论据随性更加是走入了歧途。可是,问题真得要分两面看,凭一生之力,只围绕一本经书为核心来研究,也不是就一定思想落后,诸经注一经,也许阐发的道理更加深刻。当然,思想激烈变革的时代,也不太允许做太平梦。 对于中土的儒、佛经典,还是慢慢阅读为好,先把第一步走完。 马一浮的“组合拳” 最近,国学这么热,出了很多与《论语》有关的书。连张居正批点的《论语》都翻版了,张阁老的版本,也没有什么太神的地方。朱熹、钱穆、李泽厚、杨伯峻、南怀瑾和于丹的比较容易在架上找到。可惜,马一浮解释《论语》的文章还没有单行本,我看单独出,也不错。哈哈。 马一浮用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看《论语》,就是从五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的角度看,很高明。他的《复性书院讲录》里写得详细。 想说《论语》,只是想为深入地体察《论语》做一些准备工作,练一练内功。马一浮在《讲录》的开头列了一个大书单子“通治群经必读书目举要”,这一举要可不少啊。把这些举要折腾一遍,就得累个半死,还不要说互证。 细看朱熹,被他带入他的语境,很好玩。正好马一浮的药方子里也有朱熹的《诗集传》。搂草打兔子,朱熹集注《诗经》,小薄本,大智慧,群经互证。中学语文课里,讲到了《伐檀》o有些比较负责的老师,做足了功课,给学生扩展知识面,可能要介绍《诗经》常识,什么毛苌毛亨啊,什么赋比兴啊,什么305啊,什么风雅颂啊等等。这些背一背就记住了。如果,语文老师借机讽刺了一下朱熹,说什么,朱熹评论“关关雎鸠”为颂后妃之德,是迂腐可笑,属于封建思想。 朱熹怎么这么傻啊。看了朱熹的原文,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国风,我们现在是只能看语言,不能听音乐了。古代国风是用音乐指导语言的。最感人的东西,我们是没有服气欣赏领会了,拣点歌词看看吧。 国风是从大的单位向小的单位开展的。也可以说,是公、侯、伯、子、男的顺序排列的。从周、召开始,这两地方的人受文王、武王家族的统治比较久,文化熏习也比较深。这虽然是文学诗歌,可是也是政治次序井然的语言。看白居易的“新版诗经”50新乐府就会知道,一点也不荒诞,完全的政治语言。前面的七德舞恐怕不是给普通大众写的。 “关雎”既不是山野情歌,也不是单纯地夸耀女主子后妃之德,而是,说明文王家族治理家族有道。君子才能佩得上淑女。儒家把齐家看得和治理国家一样的重要。这里讲的是正家。朱熹已经明言。 这样的理解不是牵强,而是,为了前后贯通,一杆到底。这样的理解也正好可以和儒家的克己反躬之学相统一。 另外,叫“传”很好,《史记》的70列传正好是为12本纪、30世家作解释和补正。司马迁为读者还出了一道历史补正的试题,看书的人还得自己琢磨。其实,阅读的过程也是一次经史互证的过程。 当然,对待儒家的经典先要保持批判的目光,不是仇视,而是谨慎,谨慎的批判之后,再寻找合理性。有时甚至荒诞的方式更容易产生好的结果。朱熹的评论,很精练恳切,先静下心读懂了才好,攒足了力气,以后再批判。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