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与私学
作者: 周孚政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我大胆地推断中国古代男性的文盲是较少的,中国大量的文盲是民国的产物。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读书做官的仕途不复存在,读书失去了方向和动力,士也丧失作为四民之首的社会地位。全国众多书院被废弃,而取代书院地位是各地兴办的讲武堂之类的军事院校,在北洋军阀当政和军阀混战的环境下,从军成为个人前途的首选。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废除私塾,改办新式中小学堂,在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环境下,教育经费难以保
孔子学说的入门之路
作者: 王邻农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之学,博大精深,其至者,圣人不能到,而其本要,人人皆能行。《中庸》载孔子之言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因其道来源于人
研习孔学,发扬孔子精神
作者: 张义祥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所谓孔学,即为"仁、义"之学;所谓孔子精神者,"始终如一"也;如孔子曾经说:"吾道一以贯之";亦为"以一贯之",即始终如一也。虽然各家解说不一样,但是可以概括言之为,"始终如一"。何以说孔学为"仁、义"之学;因为人们常说:孔曰仁;
孔子的不惑思想及其启示
作者: 胡江天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在《论语·宪问》提出了"智者不惑"思想,"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被孔子立为做人的准则,并自谦自己还没有做到。跨越几千年的时空,这些准则在今天仍然闪烁熠熠光芒,仍然是当代人安身立命的法宝。本文拟就孔子的智者不惑思想及其启示作一些粗浅解读。
论孔子思想的人民性
作者: 张金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思想和学说被看做封建统治的理论,孔子被视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人们甚至把统治者打着伪孔学招牌对人民所做的罪恶推在孔子身上。如果我们真正的尊重事实,尊重历史,设身处地地回到孔子那个年代,对孔子生平及其思想进行一番实事求是的审慎考察,就不难看出:孔子本是出于反对统治阶级对人民
孔子和孙子对人生态度的诠释
作者: 张文昆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人生态度是指对人生目标、人生价值、人际关系和人的生死的总体认识,它是决定一个人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给人以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体验;消极的人生态度,则使人萎靡不振,一事无成。凡在历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都拥有积
孔子塑像立与拆之思辩
作者: 陈逢湘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2011年1月11日,孔子像竖立在天安门以东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北门广场,整整100天后,2011年4月21日,又被搬到博物馆内。期间众所共知,在全国掀起了一阵大肆挞伐之风,网络上的贴文"铺天盖地
卢梭与孔子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邢晓燕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让·雅克·卢梭(1712~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动荡不安,颠沛流离,虽未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通过长期勤奋自学而获得了渊博的学识,撰写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尤以构思二十年、撰
智者不惑 泽及后世:论孔子的“不惑”观及其影响
作者: 董华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儒家至尊孔子在其《论语·为政》篇中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他对自己生命历程的自述:十五立志而学;三十立身做人、独立做事;四十"不惑",方向明确;五十岁掌握事物的自然规律;六十岁心胸开阔,能听逆耳之言;七十岁"从心所欲"而不失度。这是孔子的人生规划,也是他追求人生目标及思想境界的纲领和标志。其中,"从心所
孔子法律思想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价值
作者: 邓博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的思想中虽然缺少现代法治理念中有关人权、民主和权力制约的思想,也确实存在许多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观点,但这绝不意味孔子思想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没有任何正面的价值,而要完全抛弃。相反,孔子的法律思想非常丰富,其中许多合理的、有价值的成分不仅影响着当下法律文化和社会心理,而且对推进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大有裨益。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