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化接受者的身份認同——朝鮮王朝文廟從祀的形成過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岭南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傳播   身份認同   文廟從祀   東國道學《國朝儒先録》  
描述: 東漢永平十五年(72),明帝親臨曲阜祭孔,配以孔子七十二弟子從祀,開始了中國的文廟從祀制度,而鄰近的朝鮮半島自高麗王朝顯宗十一年(1020)奉入新羅儒生崔致遠從祀文廟,自此建立了中、韓賢儒並列從祀文廟的傳統。直至朝鮮高宗二十年(1883),從祀文廟的朝鮮賢儒共十八人,統稱"東國十八賢"。繼往開來,朝鮮王朝在遵照高麗王朝奉行中國文廟從祀制度的同時,就朝鮮先儒從祀文廟的標準,朝野上下俱經歷了長時間的議論,始由"文化傳播者功績"的考量,轉向以"東國傳道系譜"的確立,認同朝鮮賢儒的傳道者身份,作爲他們入廟從祀的準則。這個轉變反映了朝鮮儒者從自身文化的主體性視角,漸次意識到他們也是文廟從祀的參與者,至在承襲和模仿中國道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東國道學"的意識,拓展出韓國本土儒學的根本意義,宣祖朝《國朝儒先録》的問世正是這種意識具體展現的實踐結果。
松崎慊堂與《縮刻唐石經》芻議
作者: 暂无 来源: 岭南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校勘學   《縮刻唐石經》   考證派   松崎慊堂   版本學  
描述: 松崎慊堂是江户後期頗具代表性的考證派儒學者,雖然師承昌平學黌大學頭林述齋,修習作爲官學的朱子之學,並長期擔任藩教授,但在江户後期經學考據蔚成風尚的背景下,學術旨趣發生變化,以至成爲漢唐經注校勘之學的核心人物。松崎慊堂漢籍版本學造詣深厚,致仕後致力於漢籍翻刻校勘,而尤以《縮刻唐石經》貢獻卓著。此舉繼承中國儒經刻石傳統,以恢復唐石舊本、正定文字爲旨歸,在唐石經基礎上,廣採宋元槧及日本古本,校勘文字,辨析異體,其間既引述清儒考證成果,亦兼下己意,力求成爲可資信賴的定本。松崎慊堂《縮刻唐石經》不僅部帙宏巨,校勘精細,而且成書早於民國間張氏皕忍堂《景刊唐開成石經》近百年,雖然校訂經文不乏粗疏淺陋之處,亦未全面參校日本古本,但其草創價值仍不可小覷。
庶民經學到天朝正學——以溪百年《經典餘師·四書》爲考察核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岭南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朝正學   《經典餘師》   溪百年   不易皇統《論語》  
描述: 本文以《經典餘師》爲研究對象,檢討其著書體例、注經方法,與其所詮釋之思想内容,同時闡明溪百年編注《經典餘師》之目的,以及其學術思想立場與文化政治主張。本文的分析、討論僅侷限在"四書之部",主要又聚焦於《論語》。《經典餘師》之解經方法,一言以蔽之,主要是以"和文語脈"取代"漢文語脈"。其注解《四書》雖主朱子,但卻非完全依據朱注。又因其著書乃爲偏鄉庶民,故其完全以和文語脈注解,甚至連基本之語彙亦附以解釋,經義解釋幅度因而獲得相當程度的擴展。而爲庶民學習經書所編注的《經典餘師》,目的雖爲僻邑寒鄉之民提供獨學自習儒典之機會,但書中所詮釋、宣導的義理思想,主要在尊崇日本萬世一系之皇統,主張忠孝一本、大義名分與日本優於中華。主張爲學博採諸學以爲天朝正學之輔助,强調文武合一、日用經濟之學。綜言之,屬於朱子學系統的溪百年,其《經典餘師》在注解《四書》時,雖以《四書章句集注》爲底本,但爲學目的則在江户古學派最爲重視之人倫經濟日用,文化價值取向卻又是水户學的護翼皇統,追求的是人情義理與忠孝不二的實踐。《經典餘師》堪稱在解經方法與義理詮釋上,皆完成了"漢文"/"中國"的去脈絡化,進而完成了"和文"/"日本"的再脈絡化。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