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孔子的人格学说
作者: 彭林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论孔子的人格学说
论孔子的人格学说
作者: 彭林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所谓人格,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回答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人根据什么把自己从禽兽中区别出来?这是人类自古就关注的重大问题,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就是古希腊哲人的回答之一。现代科学的诸多学科依然在探索它的答案,如体质人类学将人定义为"直立行走的动物",考古学将人定义为"能够使用工具的动物"等等,都力图将人类从动物中区别出来。而远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作出了系统的论述。
儒藏 精华编 73
作者: 彭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儒家  
描述: 儒藏 精华编 73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 增订版
作者: 彭林   来源: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研究   周礼  
描述: 《周礼》为儒家经典之一。作者借由铺叙理想国官政之法的形式,展示其治国思想。此书体大思精。宏纤毕贯,且学术与治术兼包,历来为学者与政治家所重。但在群经中,其出最晚,且无传授端绪,故其成书年代聚讼千年-迄无定说。本书从剖析《周礼》所蕴涵的思想体系入手。判定其由儒、法、阴阳五行三家熔铸而成。三家学说,原本各为畛域。儒与法结合,始于苟子;阴阳与五行结合。始于邹衍;故此书不会早于战国。儒、法、阴阳、五行四家思想融为一体,在《吕览》之后。文景之时,黄老盛行,而此书无黄老痕迹,故推定此书成于西汉之初。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
作者: 彭林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周礼  
描述: 本书论述了《周礼》的主体思想是由儒、法、阴阳五行等三家复合而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其成书年代在汉初高祖至文帝之际。
中国经学 第13辑
作者: 彭林   来源: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经学   中国   研究  
描述: 本辑的重点放在整理皮锡瑞(1850~1908,清末学者,湖南善化人。字鹿门,一字麓云。举人出身。三应礼部试未中,遂潜心讲学着书。他景仰西汉伏胜之治《尚书》,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因称之“师伏先生”)的著名篇章《师伏堂经说·公羊传》《师伏堂经说·论语》,以及《诗经》学研究,例如郑良树先生的《〈诗〉和〈乐〉——以〈关雎〉为例》一文即以《关雎》为例,从《诗经》与《乐》的结合使《乐》消亡同时《诗经》也改变了原貌的角度,分析《乐》与《诗经》的关系。王刚先生的《从墨子〈诗经〉学看儒、墨的文化分际》,通过对《墨子》里面引用《诗经》非立异即针锋相对的爬梳,得出结论:墨子以国家主义、功用主义来替换儒家的家族主义、重文主义;以历史路径和宗教取向来消解儒家的美育主义和诗性哲学,从而使得“诗言志”与“人志”相脱离,转为一种对“天志”的呼应,诗歌由此变形为一种单向的理论工具。
用儒学精神推动东亚的合作与发展
作者: 彭林   来源: 儒学与当代文明——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用儒学精神推动东亚的合作与发展
论茶山对《中庸章句》心性说的批评
作者: 彭林   来源: 第三届茶山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茶山是朝鲜晚期集大成的学者,曾经以个人之力遍注六经,睿见卓识,建树良多,学界早有定论,毋庸笔者赘举。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茶山对朱熹《中庸章句》的批评。茶山研究《中庸》,始于乾隆甲辰(1784)夏。其时,正祖列出《中庸》的七十条疑问,征答于太学生。时年二十三岁的茶山,遂与友人李檗相与论讨,答稿经删润之后上陈,由于茶山所答,"以东儒理发气发之论"入手,所以"契于圣心",从而引起正祖的注意。八年后的
朱熹礼学与朝鲜时代乡风民俗的儒家化
作者: 彭林   来源: 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一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公元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开创了长达500年之久的朝鲜王朝。鉴于高丽朝佞佛亡国的覆辙,新王朝以"崇儒排佛"作为立国的纲领之一,并确立了以朱熹性理学为主干的儒学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因而朱熹在朝鲜时代的威望无与伦比。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杰出的礼学家。朱熹晚年好礼,曾以《仪礼》为纲,融《周礼》、大小戴《礼记》于一炉,作《仪礼经传通解》,希冀成为万世礼学的法典。朱熹的礼学
儒藏 精华编 73
作者: 彭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儒家  
描述: 儒藏 精华编 73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