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与《春秋》
作者: 黄开国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按照经学的说法,《春秋》有二,一是孔子所修定,一是史记的《春秋》。在有了孔子所著的《春秋》之后,史记的《春秋》被《公羊传》称之为不修《春秋》。未修《春秋》是史,孔子所修的《春秋》是经,二者存在经史之分,绝不可混为一谈。
孔子的宗教批判
作者: 池田知久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1.序说作为儒教创始人的孔子,对当时存在的宗教采取的是什么态度?探明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儒教的基本性质有著极为重要的意义。孔子的宗教观是怎样的呢?——众所周知,有关这一问题,迄今为止人们从多种角度
论孔子的人格学说
作者: 彭林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所谓人格,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回答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人根据什么把自己从禽兽中区别出来?这是人类自古就关注的重大问题,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就是古希腊哲人的回答之一。现代科学的诸多学科依然在探索它的答案,如体质人类学将人定义为"直立行走的动物",考古学将人定义为"能够使用工具的动物"等等,都力图将人类从动物中区别出来。而远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作出了系统的论述。
孔子的《道》和俄罗斯的《语言》
作者: A.E.卢基扬诺夫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自己主要的学术观点:第一:最近十年里,中国文化在俄罗斯得到越来越大的发展。中国文化准备好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来到俄罗斯,像《武术》、《风水》、《太极拳》等等,典型、严肃的文学作品翻译和历史的题材作品等影片,越来越大的开始作用于俄罗斯。儒学和道学都广泛的在俄罗斯传播。可是,在肯定积极因素的同时,还要看
孔子的“德治主义”与政治文明
作者: 颜炳罡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史记·自序》引孔子言:"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有的学认为这里的"行事"是指"往事",当然有道理。不过,我们认为孔子这里所说的所"行""之"事"包括"往事",但不限于"往事",而是指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从历史的维度讲,既包括以往的实践活动(往事),也包括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乃至未来
孔子仁爱思想与生死观
作者: 刘宗贤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国人的心灵。其结果,不仅在华夏大地上奏响了一支当代主流价值观的凯歌,也引发了一场关于价值观、人生观、生死观,乃至宗教观的深刻反思。其影响同样波及民众、牵制人心。作为多年研究儒学,提倡儒学现代化与儒学普及的一名学者,自己不由得反复思索:汶川地震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价值观有何表现?当前,儒学正在以什么样的潜在要素影响着我们民族的价值观?未来儒学将沿什么方向发展,才能适应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正在和将要遇到的一切?这里将着重探讨孔子儒学的仁爱思想与生死观的关
莫我知也夫:孔子与天
作者: Wolfgang   Kubin   顾彬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我刚刚开始研究中国的时候,有三种人生道路上的遭遇,曾使我对孔子(551~479)的看法变得模糊不清。60年代末,在明斯特大学,我的第一位古代汉语老师告诉我们几个学生:在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那里,他找不到任何能使人兴奋的地方。随后,我读了第一篇鲁迅作品,它使我认识到:儒家的原则,例如仁义,只是一种吃人的观念。文化革命期间(1966~1976),我们这些在北京的外国留学生经历了从1974年11
孔子思想的独特实质与无穷价值
作者: 苏新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引言人类社会要表现文明、唾弃野蛮,使人类的生命有高尚的意义与价值,孔子思想的启发与实践,应可发挥巨大的造就功能。孔子思想之所以能如此,主要乃由于孔子是掌握着人类得天独厚的心灵是一个好善恶恶、能生发道德情意的道德心灵来讲他的思想的关系。孔子所指述的这个道德心灵的本质,就是好善恶恶,要人表现文明、唾
孔子与柏拉图人才观之比较研究
作者: 刘丹忱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公元前8至3世纪印度、希腊和中国大体同时出现了人类精神觉醒的所谓"轴心时代"(Axial Period),孔子的《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分别是东西方政治哲学的滥觞之作,他们的治国方略、政治思想都对后世的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人类上古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当中,特别关心治国人才的选拔培养,
孔子仁学的文化精神论纲
作者: 傅永聚   韩钟文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思想体系是以"仁"为内核建构而成的,故简称为仁学。仁学是儒家学派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石。自孔子创建仁学之后,经历代儒家的传承、诠释和拓展,仁学已经成为儒家思想学说的主导精神,也全面体现在政治、经济、伦理、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构成独特的文化精神的特质或内涵。孔子仁学所蕴涵的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不同于以希伯来宗教与希腊哲学为内核构成的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本文旨在
< 1 2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