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孔子赞歌:一首适合向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介绍孔子及其成就的诗
作者: 傅永聚   来源: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赞歌:一首适合向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介绍孔子及其成就的诗
孔子思想的“五大智慧”
作者: 郑治文   傅永聚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坏乐崩   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思想   复礼   儒学思想   古今之变   以立   春秋末期   有作   儒家政治  
描述: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孔子是最杰出的文化代表。孔子儒学总体上蕴含着文化、伦理、政治、教育、社会治理方面的五大智慧。它们仍可为今所用,甚至可以为全人类共享。其一,述而有作的文化智慧。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周文疲敝,礼坏乐崩,当面临“古今之变”、重建“文化认同”的时代课题时,孔子应之以“述而有作”之道,述礼作仁,一继承一开新,由此礼乐得以存、仁学得以立、儒学得以开。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
孔子思想的『五大智慧』
作者: 郑治文   傅永聚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史   孔子思想   社会治理   时代课题   文化智慧   文化认同   春秋末期   大智慧  
描述: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孔子是最杰出的文化代表。孔子儒学总体上蕴含着文化、伦理、政治、教育、社会治理方面的五大智慧。它们仍可为今所用,甚至可以为全人类共享。 其一,述而有作的文化智慧。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周文疲敝,礼坏乐崩,当面临“古今之变”、重建“文化认同”的时代课题时,孔子应之以“述而有作”之道,述礼作仁,一继承一开新,由此礼乐得以存、仁学得以立、儒学得以开。
也谈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
作者: 宋庆九   傅永聚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核心价值   孔子思想   人学  
描述: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代表人物,一部中国儒学史,就是孔子思想、学说与历代政治、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历史。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的观点,孔子是中国历史“轴心期”的中心人物之一。1美国哲学家帕森斯
孔子仁学的文化精神论纲
作者: 韩钟文   傅永聚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故简称为仁学;“仁学”也是儒家学派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石。自孔子创建仁学之后,经历代儒家的传承、诠释和拓展,渗透了体现于哲学、政治、经济、伦理、文艺、宗教、教育等领域,构成独特的文化精神。对仁学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作系统的分疏,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孔子及儒家学派思想的特质。
孔子仁学的文化精神论纲
作者: 傅永聚   韩钟文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思想体系是以"仁"为内核建构而成的,故简称为仁学。仁学是儒家学派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石。自孔子创建仁学之后,经历代儒家的传承、诠释和拓展,仁学已经成为儒家思想学说的主导精神,也全面体现在政治、经济、伦理、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构成独特的文化精神的特质或内涵。孔子仁学所蕴涵的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不同于以希伯来宗教与希腊哲学为内核构成的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本文旨在
全球视野下的孔子和谐观及其当下价值:以《论语》为考察中心
作者: 傅永聚   闫春新   来源: "先秦儒学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学术研讨会;"汉唐儒学基本特征及思想精华"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和谐   道德自觉   仁孝修身   人伦教化   孔子   政治秩序  
描述: 以《论语》为例,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无论其礼乐文化观,还是其仁孝修身观,孔子这两个联系密切的基本理论,都可归结为"和谐"二字。前者表现为道德伦理、礼乐教化和以仁、敬释礼乐;后者表现为一以贯之的以"和"之精神诠释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孝(孝慈为家庭和谐的根本)及其两者的关系。仁孝修身必须立足于礼乐文明,而礼乐文化必须提升为修身成性的道德品格,从而培育出"和而不同"的君子人格。当今世界人
明代“生活儒学”从阳明学向泰州学的展开
作者: 郑治文   傅永聚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儒学   明代   阳明学   泰州学  
描述: 消解程朱理学形而上学,回归生活世界本身,创构一种为愚夫愚妇能知能行的"生活儒学",是明代心学之主要问题意识所在。心学从阳明学向泰州学的展开正好为我们呈现了"生活儒学"从理论建构到落实实践的完整过程。王阳明以"心即理"、"致良知"为要的良知学,确立了心学生活化、民间化的理论基调;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以订定乡约民规,开展平民教育等乡村建设实践将心学价值推向民间。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应用,从愚夫愚妇能知到庶民大众来行,标志着明代"生活儒学"的真正完成。
形中“生活儒学”与儒学的重构
作者: 傅永聚   郑治文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儒学   形而中学   徐复观   宋明理学   后新儒学   执两用中  
描述: 宋明理学呈现出"两极游走"的理论走向,宋代理学本以其形上超越性著称,至朱熹极言"理在事先",遂立理学"形上绝对"、"纯粹超越"之"极";明代以"反理学"面目出现的气学、心学本意在纠此"偏执",然至罗钦顺以"万物生长收藏"为"理",王艮、李贽言百姓日用之"理",则又立"形下绝对"、"纯粹经验"之"极"。在宋明理学"游走两极"理论走向的借鉴之下,徐复观之"形而中学"秉持和发扬了"执两用中"的儒学传统,在探求现代新儒学转向之途时,或可作为展开的向度。以此路向展开的儒学,其实就是"生活儒学"。
“两极游走,取法乎中”:宋明理学理论走向启示下的形中“生活儒学”
作者: 傅永聚   郑治文   来源: 2012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活儒学   形而中学   徐复观   宋明理学   后新儒学  
描述: 宋明理学以形上超越性著称,至朱熹大言“理在事先”遂立理学“形上绝对”、“纯粹超越”之“极”,明代以“反理学”面目出现的心学、气学本意在纠此“偏执”,然至王艮、李贽言百姓日用之“理”,罗钦顺以“万物生长收藏”为“理”,则又立“形下绝对”、“纯粹经验”之“极”。正是在宋明理学“两极游走”的理论走向启示下,我们提出以徐复观先生之“形而中学”作为“后新儒学”展开之可能向度,而以此路径展开的儒学其实就是“生活儒学”。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