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后新儒学”对传统儒学实践观的省察
作者: 方红姣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新儒学   实践   道德形而上  
描述: 通过对牟宗三道德形而上哲学的反思,"后新儒学"认为当今儒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实践观的转变。传统的实践观内缩于心性修养和道德形而上的探求,主要偏向于道德的维度。"后新儒学"融摄马克思主义和船山哲学,提出以社会历史生活为总归的新的实践观,此种实践观旨在克服儒家传统实践观的缺陷,真正进入生活世界。
“两极游走,取法乎中”:宋明理学理论走向启示下的形中“生活儒学”
作者: 傅永聚   郑治文   来源: 2012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活儒学   形而中学   徐复观   宋明理学   后新儒学  
描述: 宋明理学以形上超越性著称,至朱熹大言“理在事先”遂立理学“形上绝对”、“纯粹超越”之“极”,明代以“反理学”面目出现的心学、气学本意在纠此“偏执”,然至王艮、李贽言百姓日用之“理”,罗钦顺以“万物生长收藏”为“理”,则又立“形下绝对”、“纯粹经验”之“极”。正是在宋明理学“两极游走”的理论走向启示下,我们提出以徐复观先生之“形而中学”作为“后新儒学”展开之可能向度,而以此路径展开的儒学其实就是“生活儒学”。
后新儒学的气度——《儒学革命:从“新儒学”到“后新儒学”》评述
作者: 王磊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儒学   生活世界   政治儒学   如在学   后新儒学   存有三态论  
描述: 后新儒学对当代新儒学的转承,在问题向度上,由中西之辨转向古今之辨;在价值标准上,由单以西方价值观为标准转向客观普世标准。以此为起点,后新儒学归本传统儒学,面向时代问题,发演出一套实践的“如在学”。当代新儒学的道德主体形而上学,仍处在西方形而上学的整体框架内;而如在学则处在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学(本体论)、神学的对话中,并试图解决实存哲学未能解决的西方现代性问题。如在学的理论架构,以存有学和诠释学展开,存有学分为生活世界和存有三态论。生活世界是后新儒学的生活儒学和政治儒学的理论根基,存有三态论连接存有学
形中“生活儒学”与儒学的重构
作者: 傅永聚   郑治文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儒学   形而中学   徐复观   宋明理学   后新儒学   执两用中  
描述: 宋明理学呈现出"两极游走"的理论走向,宋代理学本以其形上超越性著称,至朱熹极言"理在事先",遂立理学"形上绝对"、"纯粹超越"之"极";明代以"反理学"面目出现的气学、心学本意在纠此"偏执",然至罗钦顺以"万物生长收藏"为"理",王艮、李贽言百姓日用之"理",则又立"形下绝对"、"纯粹经验"之"极"。在宋明理学"游走两极"理论走向的借鉴之下,徐复观之"形而中学"秉持和发扬了"执两用中"的儒学传统,在探求现代新儒学转向之途时,或可作为展开的向度。以此路向展开的儒学,其实就是"生活儒学"。
学贯儒释道,人通文史哲:林安梧教授访谈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研究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中国文化   新儒家   内圣   公民社会   比较哲学   存有三态   后新儒学   新外王   中国哲学  
描述: 2011年9月7日,林安梧教授应邀来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为同学们奉上了一场《比较哲学的正用与误用》的文化盛宴。临别之际,林先生接受专访,以自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如何进行哲学学习和研究,并对其由"外王"入"内圣"、"后新儒学"和"存有三态论"等个人学术创建进行阐释,更让人体会到林先生学问高深,德厚流光。
中国当代儒学复兴的形势与未来展望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儒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主仁学   现代新儒家   儒家学派   未来展望   儒学复兴   道德人文主义   国际学术研讨会   后新儒学   中国当代   核心价值观  
描述: 关于儒学复兴的问题,如果在20年前的中国,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或被视为痴人说梦。1988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儒学发展的问题与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当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杜维明教授就大叹"儒门淡薄,花果飘零",而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