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怀念南怀瑾:读《与天下人同亲》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下人   南怀瑾   亲切和蔼   悲悯情怀   上海大学   往生咒   精研   南师   另一面   做人处事  
描述: 《与天下人同亲》作者:南一鹏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简介:南怀瑾先生精研国学,他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儒、道、佛文化的精髓。本书作者南一鹏先生从身教、家教、言教等亲情方面,讲述了南怀瑾先生一些不为人知的平凡经历和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亲切和蔼、具有悲悯情怀与人生智慧的国学大师的另一面。
“周命维新”需要制度安排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宗羲   朱学勤   激进知识分子   上海大学   制度安排   教育   先进文化   传统文化   五四以来   现代化  
描述: 采访 魏迪英 五四以来,左翼激进知识分子认为现代化的前提一定要和传统文化彻底决裂,我无法认同这种立场。彻底打倒传统文化,又无法顺利移植期望的外国先进文化,结果只是造成一片废墟。 朱学勤:1952年生于上海市,1970年到河南兰考插队,1972年进厂做工。复旦大学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思想史,目前关注的方向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渐进变革思潮等。 《社会观察》:对于呼吁在孔子诞辰日过“教师节”的提议,您有何看法? 朱学勤:早期儒家在精神上是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孔子提倡周礼,却也十分注意制度的流变和设计。假如把“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之后,在制度改革上却没有足够留意,就未免有些虎头蛇尾。 要改革当今的教育制度,体制内的大学可以借鉴教授治校的模式,比如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的评议会制度。同时,更应该允许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还有综合性普通教育,和体制内的学校发生竞争。否则,尽管年年有“教师节”,或者把“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乃至教育部发文件,也难以解决现在教育的问题。 《社会观察》:再往前追溯,上世纪70年代后期,有一段时间被称为“教育的春天”。您作为这一时期的亲历者,如何看待“教育的春天”在当时乃至历史上的意义? 朱学勤: “教育的春天”是一次政治突围。改革第一步,还不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些经济层面的改革,都引起过巨大争论,效果也有起伏,今天已见动力衰退。改革当年很快破局,和“教育的春天”有很大关系。 邓小平在1977年7月复出,,暑期在武汉听几个大学教师与管理人员谈到要恢复高考,便当即拍板,不必等来年,秋季即开考。当年12月,老三届考生走进考场,从提议到实现,只有短短四个月!天翻地覆,老邓抓住一代青年人之心,就抓住了80年代。这一代人与他的政治蜜月达到顶点,是在1984年国庆游行,北大四个学生突然亮出“小平,您好”四个大字。那是一段令人缅怀的岁月,但是很短暂,今天教育却面临危机了。 从历史上看, “教育的春天”和中国古代的科举有相通之处,但也不要拔高神化,它是“暗合”,无意中与古人逢新旧鼎革,即与民更始,开科取士的传统做法对接。顾、黄、王坚持游击战,打了十几年,九死一生,还可坚持,康熙一开科举,还颁布特殊政策,对这些前朝义士开“博学鸿儒”科,免考入仕,黄宗羲就难办了。他自己可守节,但子弟要下山则不能挡,也挡不住。 “流亡不是难堪日,开科方是大问题”。中国古代王朝鼎革,新王朝都会以开科举建立与士人的联盟,汲取政治合法性。在历史上背离这一制度遗产的王朝,无论功业多盛,国祚都难持久。元朝迷信暴力,不开科举,到最后颓势已现,再开科举,已经来不及了。 《社会观察》:如您所言,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契机就是“教育的春天”。今天人们对教育有许多批评意见,您认为儒家传统的价值这一领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期望? 朱学勤:我刚才说那是一段令人缅怀的岁月,但很短暂,就是这一意思。政革从“教育的春天”起步,这一代人还在, “教育成危机”,怨声载道。现在回头看,传统价值不是没有值得借鉴的部分,比如尊师重教。但要养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仅靠对儒家传统价值的宣传是不够的,穿汉唐衣冠行古礼,则更是滑稽。还是要靠制度性安排。比如要在大学恢复尊师重教的氛围,就不仅要从学生做起,更要从学校的行政当局做起。行政当局不尊重教师,学生怎么会尊重?当教师不是学校的工具,而是学校的主人之一,学生自然就会发自内心地尊重。 《社会观察》:您在1991年写过《老内圣开不出新外王》一文,其中就牟宗三先生在《政道与治道》中阐述的政治哲学进行了讨论。您当时为何会对新儒家的政治哲学,以及儒家传统产生对话的冲动? 朱学勤:80年代末,我遭遇一场精神危机,特别想知道历史上遭遇类似变局的士人心态,他们想什么?做了一些什么?故而会追寻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直至顾炎武、黄宗羲、王船山。一是找书看,二是实地踏访。王船山流亡作遗民,是在湘西苗区大山,我走不到,距离远,经济拮据。顾炎武、黄宗羲就在江浙两省,离得近,还是能走到吧!就背一个旧书包,孤身一人,与农民挤在破旧长途汽车里,有时是拖拉机,去找顾炎武、黄宗羲的墓。后来读陈寅恪,还去找过钱谦益、柳如是的墓。 这段时间大约持续一两年。结果分两层:在精神气质方面,至今还崇敬这些先驱人物,关键是因为今天士风日下,精神气质已经消失殆尽。在学理方面尤其是政治哲学,则发现顾、黄、王已经走到了那个时代的尽头, “断潢绝港,只差一篙”,连牟宗三都说要“嵌陷”,需另辟蹊径,再走返祖开新的路,行不通了。 当时不少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向四面八方敲门,有人敲开这扇门,有人敲开那扇门。我当时敲开了儒家这扇门,但经过一年左右的阅读思量,还是退了出来。所谓“老内圣开不出新外王” (从精神伦理层面开不出制度安排),就是这一时期敲门、进门、再出门给自己留下的反思小结。 《社会观察》: 《老内圣开不出新外王》反映的是您多年以前的思考,那么您现在对儒家文化的复兴,有什么样的见解? 朱学勤:还是那句话:一同情,二保留。五四以来,左翼激进知识分子认为现代化的前提一定要和传统文化彻底决裂,我无法认同这种立场。彻底打倒传统文化,又无法顺利移植期望的外国先进文化,结果只是造成一片废墟,即胡秋原所言: “西化打败了中化,俄化打败了西化。”后者乘虚而入,势不可挡,如人无人之境。 儒家文化在古代中国有其合理性,孔子时代的儒家反映了中国早期文明的自然法。周代八百年文明,其实就靠宗法制和封建制维系。而宗法制和封建制。又是植根于人类早期的血缘联系。在农业文明时代,儒家有现实感,符合社会实际与人之常情。就此而言,儒家不仅是学理,甚至不主要是学理,而是习俗、自然法,甚至是宗教,在方方面面维系着中国的古代文明。 对于在当代复活儒家文化,目前我持保留态度。前现代文明遗产,在现代社会必定会有扬弃。中国当代的现实问题,很难通过对儒家的重新诠释和宣扬,设计解决方案。极而言之,儒家在现下或许还是能暂代宗教, “修身、齐家”还可以,再往上走,到“治国、平天下”制度层面,则提襟见肘。不是说几句“创造性转换”——对古籍经典作一些新注释,就能从古书堆里“开”出一个现代制度安排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