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眼底吴钩看不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传奇·真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963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即将率团访问柬埔寨,台湾蒋经国闻讯,指示精锐特工潜伏越南,企图行刺:“西哈努克、王后与刘少奇同车,无须顾忌,坚决炸毁。”中共中央觉得事态严重,刘少奇毫无畏惧:“我偏要去!”毛泽东作出批示:“按期访问,限期破案!”出访前48小时,此案告破。《1963年,台湾特务谋刺刘少奇》,惊心动魄的较量。 中国与印度毗邻,两国的边界很长时间未能正式划定。上世纪60年代,印度军队居然绕过传统边界线入侵中国西藏。《为平息边界冲突,周恩来来冒险出访印度》,尼赫鲁不领情,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怒不可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没想印度还真改来,共和国出兵,雷霆万钧。 1976年,有儒帅之称的叶剑英已经八十岁,这位半生戎马的老人,新的历史使命才刚刚开始:十年里,叶剑英谋划粉碎“四人帮”、支持邓小平复出、举荐胡耀邦、主持修宪法、支持创办特区,共和国新长征的每一关键时刻,总能见到老帅的身影,《叶剑英的最后十年》,满目青山夕照明。 历史浩瀚,暗流翻涌,唯慷慨豪迈且拥有大智慧者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任凭风吹浪打,笑看眼底吴钧。 汉武帝刘邦欲永固汉室江山,刻意培育相、后两党互相牵制,并立“白马之盟”,牢牢将布衣将相及其子孙的命运和汉帝国紧紧绑在一起,并让他们为维持刘氏统治而无怨无悔地奋斗。《临终布局,刘邦的完美人事安排》,帝王遗嘱,心机非常,后吕氏作乱,平叛的人果然不出所料! 唐中宗李显死后,韦后临朝摄政,甚至准备效法武则天自立为帝,李唐王朝再次陷入吉凶难测的历史节点。就在此时,原本默默无闻的李隆基秘密策划了一场宫廷政变,要与势力强大的韦皇后展开生死较量,处处出于劣势,如何取胜?《李隆基果断诛杀梦想当女皇的韦后内幕》,一招必杀,奠定了后来的“开元盛世”。 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和乾隆在圆明园首次见面,当时乾隆已经十二岁,容貌俊秀,举止大方,深得老皇帝喜欢,后来甚至享受到了与皇长孙一样的待遇,被康熙亲自“养育宫中”。也许是雍正刻意安排,以博自己的政治前途,《康熙为何独喜乾隆》,无论如何,雍正乾隆算英明。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陈炯明算得上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充满争议,在一般人印象里,陈炯明是背叛孙中山的反动军阀,其罪证之一就是“炮轰总统府”,逼得孙中山化装出逃上海。时至今日,再看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陈炯明叛变的对与错》,恐怕还值得商榷,反对孙中山与背叛革命,也许是两码事。
梁士诒与港督的唇枪舌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传奇·真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便有损自己的绅士派头。无奈中,只有微笑点头一心中有数。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金文泰总督的恐惧和梁士诒的愿望都成为现实…… (摘自《珠江时报》)
“书呆子”黄维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传奇·真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韩博王海毅 国民党许多将领,因种种原因与机会接触共产主义并被“赤化”的屡见不鲜。黄维早年就与共产党人渊源颇深,共产主义的火种也曾眷顾过他。黄维淮海战役被俘后,更是受到解放军的优待,但他一直抵制中共的思想改造,被特赦后还未放弃回台湾的想法直至病逝。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黄维如此执迷不悟,以至于和共产党失之交臂呢? 自身性格因素 黄维的性格可用一个“儒”字来形容。这样的性格虽秉承了儒家“君子之道”的特色,使黄维为人处事光明磊落,不失君子风度。但“墨守成规”、“守旧迷信”、“满脑子书呆子气”的劣性也为他与共产党背道而驰埋下了伏笔。 1904年2月28日黄维出生于江西贵溪盛源乡农家。1924年黄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被编在第二队,同年与同学集体填表加入了国民党。黄埔时期,黄维深受国民党“正统思想”熏陶,使他认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才是真正救国救民之主义,盖舍三民主义外,更无其他真正之主义”。而此时,蒋介石“君臣之道”、“忠臣良将”的儒家说教又恰与黄维合拍。蒋介石时值壮年,总是戎装革履,显得英气十足,使得黄维更加崇拜。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黄维就死心塌地追随他的“蒋校长”了。 国民党很多将领都领教过黄维“书呆子”的厉害。一次,陕籍将领杜聿明远征出兵缅甸,但战事不利,杜聿明败逃回国,而此时对杜聿明部队进行点检的就是黄维。杜聿明久闻黄维是个书呆子,执法如山,但他还是希望黄维能够开恩给他的部队少报点损失,给他这位蒋介石跟前的“红人”留点面子。所以,杜聿明就伸着热脸去贴黄维的冷屁股,宴请黄维。宴会上的气氛果然凝重,杜聿明的幕僚们为了活跃气氛,就和黄维没话找话,说的也就是些“近来天气很好,风调雨顺”什么的。谁知黄维不领情,立刻发作说:“我老家江西正发水灾,哪来的风调雨顺?”杜聿明部下以为黄维向他们索贿,便问是否给黄维家送些“款子”,谁知,黄维听后更大发雷霆日:“我家开的酱油铺米铺,发大水正好发国难财……”杜聿明听后无奈地长叹一声便离席而去,知道黄维绝对不会对他“手下留情”了。 黄维的“书呆子”气,连许多共产党将领也略知一二。淮海战役中,黄维的十二兵团被解放军重重包围于双堆集,陈赓大将的部队就坚守在南坪集。陈赓在黄埔时期就是黄维的同学,他早已摸透了黄维的性格,知道黄维是教书出身,迷信书本,墨守陈规,打仗老爱在书本上找依据,动不动就是“兵法云”尔尔。所以,陈赓就采用放弃已占阵地,诱敌深入的方法。黄维果然上当,使自己的部队进入陈赓的伏击区,当黄维醒悟的时候,已为时晚矣。后来,黄维被解放军俘虏,当他知道与自己对阵的是他的老同学陈赓时,他竞说:“败在陈赓手上不算冤枉,陈赓是我的同班同学,在学校里我就比不过他!”黄维的“书呆子”气可见一斑。 (摘自《周末报》)
为平息边界冲突,周恩来冒险出访印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传奇·真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顾保孜 “新德里的子弹打不倒我。” 中国和印度是相邻的两个亚洲大国和古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获得了独立,中国得到解放,印度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国一直把建立和发展中印两国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奉行睦邻政策的重点。但不幸的是,由于边界问题,中印关系在上世纪50年代末走上了曲折的道路。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印两国之间存在着传统的习惯边界线,但是两国的边界未正式划定。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1914年“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代表在会外背着旧中国的中央政府代表,同西藏地方的代表用秘密换文的方式划出的。历届中国政府从不承认。 印度独立以后,特别是在中国西藏地方和平解放前后,印度把它在东段的实际控制范围从传统习惯线逐步地向北推进到所谓“麦克马洪线”附近;在中段和西段,直到1959年以前,除个别地点外,中印双方的实际控制范围基本上符合传统习惯线。 1960年4月19日至26日,周恩来访问印度。他一下飞机,就在机场发表了热情友好的讲话。他说:“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两国总理会谈,谋求合理解决边界问题和其他问题的途径。这一次我是抱着解决问题的真诚愿望来的,我衷心希望我们的会晤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能够产生积极的和有益的效果。” 可是,周围的空气中充满着敌意,尼赫鲁根本不想通过平等协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周恩来同尼赫鲁进行了7次会谈,每一次会谈都是一场十分艰难的较量。 对尼赫鲁来说,总的趋势是想把问题拖下去。周恩来建议,为了避免冲突,保持边境安宁,双方边境部队可以自双方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一定的距离,在边界上建立一个非武装区。尼赫鲁不接受这个建议。周恩来建议,双方的边境部队在全线停止巡逻。尼赫鲁表示,在东段可以不巡逻,但是在西段不提停止巡逻,而提尽力避免接触。 会谈中双方阐述了各自对边界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周恩来提出了五点,认为是双方可接受的共同点。尼赫鲁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不同意,只是对第四点,要再澄清一下。在整个会谈中,周恩来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周恩来曾经数次建议成立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委员会,但是尼赫鲁始终拒绝。 新德里,4月25日晚7时30分,周恩来将举行记者招待会。 消息传来,顿时轰动了新德里。各外国领事馆和新闻社都知道,在此之前周恩来曾提议和尼赫鲁共同举行记者招待会,这个意见遭到了印方的拒绝。为了使各国外交使团和舆论界对中国立场有进一步的理解,周恩来才决定单方面行动。 新德里的新闻记者向来以以尖锐的诘问和发难使别人难堪而引以自豪。晚7时一到,总统府圆柱厅里已是人头攒动、无一空席了。记者们静候周恩来登场。 为了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人一到齐,工作人员便开始散发早打印好的周恩来的声明,上面扼要简洁地阐述了中国的立场:边界从未划定,问题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在谈判未达成协议之前,双方应保持边界现状,不应片面行动,更不允许使用武力来改变这种状况。最后,周恩来将双方的共同点或接近点归纳为六条,一并印在显赫的位置上。 晚7时20分,周恩来、陈毅带领随行人员走近圆柱厅的边门。随行的印方翻译韦尔娜惶急地说:“总理先生,有帮人准备不顾外交礼仪向您发难,您可要小心啊!” 周恩来微微点头,从容不迫地说:“谢谢您,韦尔娜小姐。”说完继续前行。韦尔娜又迅疾地抢到前边,语音凄颤地:“周,这不是招待会,是射击场,您是唯一的靶子,上千支枪口都瞄准了你,你不能进去。” 周恩来答道:“放心吧,新德里的子弹打不倒我。” 陈毅猛然站了起来 “够了,不要狡辩了” 韦尔娜没有危言耸听。的确,印度新闻托拉斯的一伙人,预先抢占了有利位置,准备在周恩来一走进大厅时,就狂呼口号,给他一个下马威。可惜的是,他们的注意力被手中的周恩来的声明吸引住了。以致周恩来跨进大厅,踏着红地毯,缓缓靠近前排居中的讲台时,才有一个尖细的声音喊:“中国佬,滚出去!”但这阵小小的骚动还没等掀起大浪,就被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淹没了。 周恩来扫视了一下会场,然后开始了45分钟的讲演,他的语音沉稳,再次重申了中国的立场,最后情真意切地说:“中国、印度,都有着5000年的古老文明,印度的圣河佛殿、经典颂文,曾经给中华民族的成长注入过丰厚的营养;中国的四大发明,特别是造纸术和火药,也为印度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做过贡献。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和平相处,休养生息,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印之间从未发生过真正的战争。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即使遇到再大的问题,也应坐下来,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切不可对上辜负了列祖列宗的遗德,对下贻害后世子孙。”…… 周恩来的演讲刚一结束,圆柱厅里便爆起掌声的大潮。 周恩来的面孔异常冷峻,语气却异乎寻常的平稳:“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去年4月,在贵国孟买,政府怂恿一批歹徒,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肖像贴在中国总领事馆的墙上,往肖像上抛掷变质鸡蛋、烂西红柿和砖瓦泥块。请问,这是什么?这不仅伤害了我们的感情,而且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侮辱。” 一个印度记者辩解道:“那是一小部分人,绝不能代表印度政府……” 坐在周恩来身旁的外交部长陈毅猛然站了起来,抓起话筒怒不可遏地喊道:“够了,不要狡辩了,我只说一句,中国是受到损害了,中国是受到了损害,毛泽东主席有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谓予不信,皇天可鉴。”…一 大厅里的人被陈毅的话全部震慑住了,记者们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尴尬地摇头苦笑。 在座的每个人都明白,陈毅不光是外交部长,而且是身经百战的元帅。 周恩来接过话筒说:“请原谅,我的外交部长是军人出身,打了20多年仗,脾气不好,刚才是一时愤怒所致,并非威言恫吓。我想最后再说一句,中印两国都曾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饱受过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蹂躏。中印两国应该友好、和睦。自家的事好商量,绝不能让边界纠纷再继续扩大,以致做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韦尔娜站起来,极严肃庄重地说:“我还有一个问题,总理先生能够坦诚相告吗?” 周恩来扬扬手说:“我想,我会尽我所能地回答你。” “那好,据我所知,您今年已经62岁了,比我的父亲还要大8岁,可是你为什么仍然那么年青、俊美,像个小伙子,能回答吗?” 全场上静默有顷,猛然炸锅般爆出一阵畅快的大笑,将刚才剑拔弩张的火药味被驱赶得纤缕不存。 与刚才舌战群儒,大展辩才的情形相左,此时的周恩来,倒真有些腼腆了。他望了望身旁忍俊不禁的陈毅,又摊了摊两手,嗫嚅着说:“这样的问题,我可以不回答吗?” “不行。”这两个字,居然是上千名记者用不同语言异口同声发出的轰鸣。 周恩来搓了搓两手,说:“好,我回答,我只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行生活的……” 周恩来的话音未落,台下的掌声、叫好声犹如天边滚过的巨雷。 让印军打着绿旗来 周恩来的这次印度之行,在外交上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使中国不愿意谈判的谣言不攻自破,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愿意解决问题,印度不愿意解决问题,中国取得了主动。一些外国报纸评论道:“周总理的积极态度受到印度和全世界舆论的热烈欢迎。” 这次周恩来来访印之后,中国军队从东西两段的实际控制线单方面后撤了20公里,并在撤出的地区停止巡逻,以便使双方军队脱离接触。 然而,周恩来的和平祈求落空了。 印度军队视中国的和平诚意为软弱可欺,在中国军队后撤的西段地区相继建立了43个侵略据点;在东段越过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向北推进,入侵中国西藏的,并不断增设哨所。由于中国军队已单方面停止了巡逻,直到1962年上半年和同年8月才先后发现印度在西段、东段入侵的情况。 发现这些情况后,中国政府多次建议中印双方就边界问题进行不附加任何先决条件的谈判。然而,1962年10月12日,尼赫鲁突然采取重大步骤进行全国总动员,下令清除掉驻守在中国实际控制线以内的中国军队。
忽必烈的“智囊团”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传奇·真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元世祖忽必烈不被蒙古一地所局限,与子孙三次西征,建立了历史上罕见的庞大的元帝国。他的雄才大略,绝非一般的封建帝王可比。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在那个兵荒马乱、天下分裂的时代,大胆任用汉族儒士,组成人才济济的智囊团,而智囊团则辅佐他实施大业,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 忽必烈与其他蒙古帝王不同,他自小就对汉族的文化和历史怀着真诚的敬意。即位之前,他就四处网罗人才,延聘名士,待之以上宾之礼,敬之如师。他所求的贤才,均是中原地区的汉人儒士。这些人熟谙汉族文化,是忽必烈用汉人智慧来统治汉人的高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