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与《诗经》
作者: 陈新雄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前言若欲体会孔子与《诗经》之关系,余以为《论语》所载论《诗》之语,十分重要,故将此数章一一具录於下:【一】《论语·学而第一》: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
孔子与文献编辑
作者: 王晓珠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著名的历史文献学家和图书编辑学家。关于孔子在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整理方面的功绩,前人多有论述。但孔子编辑图书的思想和编辑方法论及的人较少,且是零散的。现将孔子这方面的内容作一概述,以求教于
孔子的音乐实践与理论
作者: 张国庆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他考虑问题,大多围绕政治教化这个中心来进行。他的文艺思想,也有着政教中心论的特点。其音乐思想,亦不例外。具体的例子很多,这里试观其一。《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
论孔子“信”的思想
作者: 杨德华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信者,诚也,即在人际交往中讲诚实,重然诺,守信用。这是孔夫子思想整体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的一个构成部分。一个人,不讲诚实,不守信用,最终是要误入歧途的,为政者无信用,影响仕途,经商者无信用,最终丧失财源,治军者不
孔子治史三题
作者: 李奥烈   李晓斌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孔子与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史家治史,贵在求实。历史学家必须诚信无欺地记载历史的真实。正因为如此,实事求是便成为我国史学家治史的优良传统。而孔子正是这一优良传统的缔造者,这从孔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可以表现出来。
浅析孔子的勤劳致富思想
作者: 丁绍仲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心中的勤劳致富,简而言之,就是勤劳以致富为目的,致富以勤劳为前提。然而,它在孔子思想的宝库里,内容却是十分丰富的,勤农、勤工、勤商、勤学、勤政等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它光照的范围内。下面仅就孔子对勤劳致富的本质属性、道德特征及其素质的认定而言。
继承和弘扬孔子的敬业精神
作者: 杨爱民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身处礼崩乐坏之乱世的孔子,不仅独具匠心地开出了救世方略,而且不屈不挠地身体力行,辗转奔波于列国之间,满腔热忱地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力图将其付诸现实实践,以匡正天下,济世安民。这既表明了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又体现出了他强烈的敬
孔子诗教理论的时代意义
作者: 李添富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绪言读过《诗经》的人,大抵都会得到一个这样的概念:《诗经》有幸遇到了孔子,所以能够被完整的保存下来;《诗经》也很不幸的遇到了孔子,因而被蒙上了一层教化的面纱。我们都知道孔子与《诗经》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在《诗经》研究上,除了删诗问题
论孔子的入世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李嶷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入世与出世是完全相反的人生态度。佛教称超出世间,入于涅槃为出世,入世则是肯定现实的生活,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所以,这两种人生态度的区别既在于实现人生目的之途径,更在于人生目的本身。出世完全否定现实生活的意义,因
从《论语》看孔子的人格精神
作者: 骆锦芳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人格的典范,千百年来,影响及中国人的心灵和性行,贯彻到中国人的伦理日用之中,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传统的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心灵,在他们精神领域的方方面面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一部《论语》,处处展现着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圣者、贤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