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末儒者天主教徒朱宗元思想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基督教学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主教教义   朱宗元思想   儒学  
描述: 朱宗元是继"三柱石"之后较早笃信天主教的儒士,对明末浙东天主教发展有过重大贡献。本文依据朱宗元主要著述,对其西学思想作一较全面梳理,考察他对天主教教义的理解与阐释,他对传统社会文化观的解释与改造和他的天文自然观,分析其思想来源,以及其如何调适天学与儒学的关系。研究发现,天主教徒与儒士的双重身份使得朱宗元产生了一种"天儒融合"思想,其中,天主信仰占据了核心地位,表现在他对儒家自然主义宇宙观和现世情怀的根本背离;另一方面,朱宗元并未完全割断与儒学的联系,仍然使用儒学观念和术语来表述其天学思想,使之更符合中国传统。总体上,他的这一思想以天学为中心,表现为天儒汇通,其既不同于传教士所传的天学本义,也不符合传统儒学思想。
论“利玛窦规矩”对“沙勿略方针”的承嗣与开新
作者: 暂无 来源: 基督教学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帝天说”   “沙勿略方针”   利玛窦沙勿略   “利玛窦规矩”  
描述: 关于在中国传教,利玛窦无疑受到了沙勿略较大的影响与启发,但罕有学者仔细探究两人在策略抉择上的同异之处以及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本文探讨了以“帝天说”为重要内容的“利玛窦规矩”对“沙勿略方针”的承嗣与开新。说明利玛窦在传教进程中对“沙勿略方针”的两次转向必然会孕育出在圣号选择上由音译原则向意译原则的转变。文章认为,“改易儒服”和“补儒易佛”这两大策略就颇能体现利玛窦对“沙勿略方针”的改造。“变僧为儒”→“补儒易佛”→“天主上帝”三者间存在着可以理解的逻辑发展顺序。“帝天说”的产生正是利玛窦及其规矩实现超儒的努力,实是一种中国背景下的上帝存在的证明问题,更是一种汉语神学的阐发。
恶是怎么来的?——从莱布尼茨的神正论和熊十力的“大用流行”来看
作者: 暂无 来源: 基督教学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正论   大用流行   良知呈现   恶的来源   自由意志  
描述: 莱布尼茨和熊十力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传统。一个是西方的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基督徒,并对基督教神学、尤其是神正论,有巨大的建树和影响;一个是中国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其具有由佛转儒的特殊经历,并借助于佛教思想,尤其是佛教唯识宗的思想资源,对中国传统儒家,尤其是其中的心学一脉,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众所周知的牟宗三就是他的弟子,而且笔者认为,老师的见解在很多时候其实是更为高明的),创立了他自己的新唯识论。基督教传统和儒教传统迥异,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出于各自特殊的文化传统,都对同样一个问题,即恶的起源问题感兴趣,而且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解答思路。本文试图弄清楚他们二人对这个问题是如何解答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他们之所以如此解答的背后目的指向的不同。我们在文末也将看到,在这两种隐含着的目的指向的背后,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