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王夫之“志”论疏解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夫之   “志”论   自由意志  
描述: "志"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在先哲中,王夫之堪称"志"论的集大成者,他对"志"的系统论述,熔儒、释、道的相关观点于一炉,且为中国哲学输入近代气息。他认为人之志是道的体现,为性所自含,相当于佛家"八识"说的第七识。志既为心之所期,又是心之存主,可谓心之正者;志与气的相互作用集中反映出人与天相为有功。志本合于天又有事于天,是人的认识(包括体悟)和实践活动的枢纽,因此教育人当以正志为本。
严复:在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之间——对史华慈严复研究的一个检讨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严复   史华慈   决定论   自由意志  
描述: 史华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以为严复作《天演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反驳赫胥黎,替斯宾塞辩护,是不能成立的。这涉及到严复令史华慈大感困惑的一点:在决定论和唯意志论之间游移。这多少是因为史华慈深谙西方哲学中决定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而对中国哲学中从荀子到刘禹锡、柳宗元等,在传统的“天人之辩”上,主张“天人相分”的传统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严复恰恰是继承了这一传统。严复的理路,还可以在儒佛乃至民间心理中寻找到更多的依据,而史华慈所说的“力本论”其实是其一贯之道。
恶是怎么来的?——从莱布尼茨的神正论和熊十力的“大用流行”来看
作者: 暂无 来源: 基督教学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正论   大用流行   良知呈现   恶的来源   自由意志  
描述: 莱布尼茨和熊十力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传统。一个是西方的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基督徒,并对基督教神学、尤其是神正论,有巨大的建树和影响;一个是中国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其具有由佛转儒的特殊经历,并借助于佛教思想,尤其是佛教唯识宗的思想资源,对中国传统儒家,尤其是其中的心学一脉,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众所周知的牟宗三就是他的弟子,而且笔者认为,老师的见解在很多时候其实是更为高明的),创立了他自己的新唯识论。基督教传统和儒教传统迥异,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出于各自特殊的文化传统,都对同样一个问题,即恶的起源问题感兴趣,而且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解答思路。本文试图弄清楚他们二人对这个问题是如何解答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他们之所以如此解答的背后目的指向的不同。我们在文末也将看到,在这两种隐含着的目的指向的背后,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
儒家的自欺和自娱:再答邱文元先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康德伦理学   儒家人性论   小农革命   自由意志  
描述: 邱文元先生以儒家的性情合一和体用合一来证明儒家道德并非没有超感性经验的维度是站不住脚的,他想在经验自然的理解层次上将康德说成是与儒家"曲折相通"的性善论者也是不成功的;他否认儒家伦理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倒是泄露了真相,并暴露了"裸儒"的自我意识中的自欺本质。他对牟宗三的评价是自相矛盾的,在中西"路径依赖"说和"小农革命"说上则是不顾历史事实和漏洞百出的。邱先生的立场是沿袭五千年传统体制和回到"文革"的"民粹主义"理想。作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批驳。
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之四)——关于自我及“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律     自我意识   自我坎陷   自由意志  
描述: 本文为作者对牟宗三的康德研究进行清理并指出其误读的系列文章之四,主要围绕三个问题,一个是牟宗三对康德自我意识或心的概念的误读,指出牟宗三出于中国哲学无视个人反思能力和独立人格的立场,否认康德经验自我意识的实在性,抽掉了康德先验自我的主体能动作用而归结为仅仅是价值实体;其二是牟宗三所设计的良知的自我坎陷并不具有康德和黑格尔的自我限制和自我否定的意义,而只是在既定前提之下的权宜之计,无法开出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且与中国古代儒家中开出法家的儒表法里划不清界限;其三是牟宗三把康德的自由和自律理解为实体性的东西,并试图用中国哲学的自然天理和道德情感来取代其地位,完全撇开了康德的先验主义和批判理性的基本立场,漏掉了西方理性精神的自我超越的自由意志这一精髓.误读的根本症结在于固守中国传统心性之学的非理性和独断立场,而对异质文化缺乏同情的理解,值得中国学者深刻反思.
儒家思想与人权观念的交汇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儒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权   人道   民主政府   生存权   权利   自由意志   儒家  
描述: 儒家思想与人权话语、人权标准不是相互对立或否定的关系,反而两者有着相通或相同的伦理内涵、伦理指向。人权本质上是一种权利诉求,包括不被非正当地干预、干扰、侵害与获得正当的救济、援助或福利两方面。儒家有丰富的生命权、生存权、社会公平、民主政府、自由意志等主张,重视人的生命权、生存权,重视社会生活的公平性、政府运行的民意性,涉及社会法治的正义性,强调为治者必须尊重人民生命尊严、生存权益及自由意愿,并为缔造公正、正义的人间生活服务。
儒家思想与人权话语的交集
作者: 林桂榛   来源: 伦理学与德育研究(2010年卷 总第五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人权   人道   民主政府   生存权   权利   自由意志   儒家  
描述: 儒家思想与人权话语、人权标准不是相互对立或否定的关系,反而两者有着相通或相同的伦理内涵、伦理指向。人权本质上是种权利诉求,包括不被非正当地干预、干扰、侵害与获得正当的救济、援助或福利两方面。儒家有丰富的生命权、生存权、社会公平、民主政府、自由意志等主张,重视人的生命权、生存权,重视社会生活的公平性、政府运行的民意性、法及社会法治的正义性,强调为治者必须尊重人民生命尊严、生存权益及自由意愿,并为缔造
哲学的会通:牟宗三以康德诠释孟子、会通中西哲学的尝试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想与文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情感   道德主体   伦理学   康德哲学   道德实践   道德哲学   道德法则   牟宗三   孟子   自由意志  
描述: 牟宗三作为当代新儒家第二代人物,其学以贯通中西著称。他对儒学的诠释立足于宋明儒的传统,以陆王心学为儒家正宗,并引入康德哲学会通儒家哲学尤其是孟子学,以此突出儒学的现代特性,在此基础上建构儒家的道德形上学。具体言之,牟氏援引《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的旨趣提出了"两层存有论"的说法,与康德现象与物自身之说相对应,依此沟通中西,以康德的道德哲学诠释儒家之内圣一面。牟氏不但能洞察康德哲学与儒家哲学之会通的一面,又能看到两方之异,他指出儒家之胜义在承认人有"智的直觉",并以此为准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的张君劢与柏格森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与人   西方生命哲学   柏格森哲学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   科学与玄学   张君劢   反科学主义   宋明理学   人生观   自由意志  
描述: 1923年发生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亦叫“科学与玄学”之争),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营垒中不同派别之间的论争,也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极其重大的事件。在这场论战中,张君劢以西方生命哲学特别是柏格森哲学为武器,宣传自己的“人生观”思想,建立了援洋入儒的文化思想体系,为他以后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奠定了基础。研究中国现代新儒家就不能不考虑当时西方思潮的影响,同样,研究“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的张君劢就必须注重考察柏格森哲学在其思想中的地位。如果从广阔的文化背景来探讨张君劢在“科学与玄学”之争的“人生观”,便可发现张君劢的“人生观”与柏格森哲学有着内在的联系。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的张君劢与柏格森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与人   西方生命哲学   现代新儒家   柏格森哲学   科学与玄学   张君劢   反科学主义   宋明理学   人生观   自由意志  
描述: 1923年发生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亦叫“科学与玄学”之争),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营垒中不同派别之间的论争,也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极其重大的事件。在这场论战中,张君劢以西方生命哲学特别是柏格森哲学为武器,宣传自己的“人生观”思想,建立了援洋入儒的文化思想体系,为他以后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奠定了基础。研究中国现代新儒家就不能不考虑当时西方思潮的影响,同样,研究“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的张君劢就必须注重考察柏格森哲学在其思想中的地位。如果从广阔的文化背景来探讨张君劢在“科学与玄学”之争的“人生观”,便可发现张君劢的“人生观”与柏格森哲学有着内在的联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