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主体性吗?:试论儒学在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定位
作者: 袁保新   来源: 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后现代语境   儒学   中国哲学  
描述: 本文之作,基本上是从当代儒学诠释的分化着手,在参酌近年来大陆学界有关从“后现代”视域重新定位儒学的讨论之后,尝试针对儒学义理性格的归属,提出分析。全文分别从两个议题展开讨论。一是儒学的特质是否可以从“主体性”这个概念来规定。另一则是在“后现代”一片反形上学的声浪中,检讨儒学是否还要维持“形上学”的身份。根据本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当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在“主体性”概念的运用中,意义并不一致。有时牟先生是要藉“主体性”概念凸显儒家重生命实践的存在进路,有时则是为了要证成儒学的“自律道德性”,径自将主体性简化等同于
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从儒、道、释三家思想的整合与会通说起
作者: 王邦雄   来源: 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道家思想   生命哲学   存在处境  
描述: 道家的意思,"生命"就是由"外天下、外物、外生",而"回到生命本身",这个就是生命哲学。人的生命之所以一直都凸显不出来,原因是我们通过"天下"、"物",或把生命定限在"形躯"的"生"。道家讲"天真",我们的真性情都在"天下"淹没,然后被"物" (外物、财物)取代,被物欲禁闭。"生",若指涉人的形体,我们的形气、物欲,所以"生命"本身透显不出来。"天下"把生命淹没了;"物",外物、财物,把生命取代了,流落在我们的形气、物欲中,所以"生命"本身出不来,因此活一百年,都没有把自己活出来。本文介绍生命哲学及人的存在处境、人的身份。
论方以智「三教归易」的会通思想
作者: 陈秀美   来源: 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三教归易   会通思想   方以智   《药地炮庄》  
描述: 「三教归易」乃是方以智《药地炮庄》所提出之注庄的诠释方式,其目的是要以「会通」、「炮制」药材的方式,强调融合各家精华于一炉,重新提炼出属于中国思想之统一性,并且也给《庄子》一个新的诠释视域。因此从其「三教归易」的《炮庄》宗旨观之,方以智当时是以和尚身份来完成这部「兼容学术」之会通专著,更可以看出他《药地炮庄》的特殊用心。这样的特殊诠释立场与主张,不也反映出方以智身处明清政权转移危机之际,宋明理学过渡到清代经学的学术关键时刻,他以「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间」观点,提出儒、释、道「三教归易」的理想,其实也隐含着知识分子处乱世时理想性与使命感。
中华古典哲学的宽恕之道
作者: 石朝颖   来源: 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古典哲学   宽恕思想   中华文化   宗教大同  
描述: 中华古典哲学有三大主流,就是儒家、道家、佛家(或所谓的儒释道)。而佛家尤以"禅宗"影响最深远…这三大思想主流,都开显出"宽恕"之道的精神。虽然其所开显的词意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宽恕"精神,则是一贯的被揭示出来。古典的中华文化,能促进"宗教大同"的理想实现,本文将以儒、释、道三家的一些基本哲学文本,来探索这个"宽恕"之道的主题,希望能有利于今日宗教和平共处的理想。
廿世纪初期台湾鸾赋观察:以《全台赋》为例
作者: 林翠凤   来源: 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全台赋》   区域性   北台鸾教   鸾赋  
描述: 《全台赋》,收录台湾自明郑起始,经清领以迄日治约三百年之间,共计196篇的赋作。检阅其中为扶鸾所出的赋作,计凡36篇,占全体的18%强。诸篇鸾赋的善书出版时间,时间上集中在明治29年至大正3年(1896-1914)的近20年之间,集中反映日治前叶的时代性;诸鸾赋发刊地区,分别为宜兰、基隆、新竹、苗栗、高雄、澎湖的13处鸾堂,主要呈现北台鸾教的区域性。形式上皆采用「限韵」格式的律赋,以关怀现实的题材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兼摄儒、释、道三教义理,展现健康和谐,宣扬正道。兼具台湾宗教史与文学史上的双重价值。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