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诗论与诗歌的衰微
作者: 杨兴华   来源: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关于《诗经》,虽然诗篇中所咏叹、感喟的具体事件或内容及创作主旨已难以确知,但它们所传达出来的闪烁着自我和个性光辉的真挚情感,塑造出来的生动真实的艺术形象,以及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委婉悠长的深厚韵味,赋、比、兴相杂为用的艺术手法,都无可置疑地表明中国诗歌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即兴的或
孔子与《诗经》的整编——孔子与《诗经》之关系分述之一
作者: 刘生良   来源: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诗经》是编定于春秋后期的我国首部诗歌总集,孔子为《诗经》的整编、传播和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具有开创性的伟大贡献。本文先就孔子与《诗经》的整编这一争论较多的问题,在前贤探讨的基础上再作辨析和论述。
季札观乐与孔子《删诗》
作者: 张燕婴   来源: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孔子“删诗”的话题可谓老矣!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来学者早有异议,但在尊圣旗帜高扬的时代,“删诗”说仍确立不移。今人则不然,否定“删诗”说在学
“刺”是孔子的诗说
作者: 张鸣华   来源: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诗序的问题诗序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美刺问题。照诗序的说法,几乎每一首诗都是美或刺,但基本上是刺。在汉朝的时候,这个观点并没有引起疑惑。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积,不得通其道也。”《太史公自序》王式则说三百篇都是谏书:“臣以三百五篇谏。”(《儒林传》),从宋朝以来,许多人不同意诗序的说法,朱熹是其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他说:
从汉初《诗》学看当时儒学地位
作者: 费振刚   马庆洲   来源: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在汉代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但此前汉初儒学的状况如何呢?“儒法斗争”现在是很少有人讲了,通行的说法又称“汉初‘黄老之学’盛行”,这种说法,确能反映当时社会思潮的一个方面。但由于持此论者往往过于强调
南公辙的《诗论》和《诗童子问》简介(提要)
作者: 金周汉   来源: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南公辙(公元1760-1840)字元平,号金陵又号思颖,李朝 (1392-1910)的英祖,正祖,纯祖,宪宗时之文臣,文章家,他在《诗论》中主宋儒朱子之义理学的见解,而斥汉儒训诂学的方法,他以为汉儒训诂学的儒者乃是“拘儒”,尤其他把《春秋》和《易》的义理纳于《诗》,而结论地说道“诗有易,春秋之旨,知此则圣人之经明矣”。
《诗经》的异文化变奏——《国调周诗》、《诗经国风》及其它
作者: 王晓平   来源: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朱熹曾经把援佛说入儒言比作用琵琶、秦筝、方响、筚栗奏雅乐,节拍虽同而音韵乖;叔本华把翻译比作以此种乐器演奏原为他种乐器所谱曲调。《诗经》今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正如原为钟鼓等乐器演奏的曲调,正在被钢琴、提琴、吉他、尺八等乐器演奏一样,同时,世界上还有一些根据《诗经》改写与进行再创作的作品, 现代的外国人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吸收《诗经》的构思和手法,演为新声,这就不只是音韵乖,而且是节拍乱,甚至是曲调改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