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保赤子”:儒家传统中的伦理与政治

日期:2009.01.01 点击数:9

【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伍晓明 

【关键词】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论文集

【摘要】中国传统倾向于从伦理角度来理解和规定政治。理想的政治常被描述为民能在其中享受到统治者无微不至的呵护这样一种状态。是以种种描述父母对子女之照顾与关切的字眼常被用来描述此种理想的政治或政治的理想。此一传统所理解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遂成为统治者与民之关系的理想模式。此或许即中国传统中所谓家、国同构的最根本的意义:“国”只是一大“家”,主要是因为前者乃后者所具有的伦理结构的放大,而不是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实际制度的放大。而当此种基于传统的家伦理而被理解的政治结构开始暴露自身种种似乎不可解决的问题之时,此种以国为家的政治状态即开始被批判为“家天下”。本文试图思考中国传统中此一以特定方式被伦理化的政治所必然蕴含的某种结构性的暧昧或两可之处:“家—天下”理论上可以是最具伦理性的,亦即最对他者负责的制度,但也可以是最具暴虐性的,亦即最不对他者负责的制度,而此二者乃是分不开的。因为在此制度中,当“家长”对“子女”的被认为应该是无条件的关切无论由于何种原因而转为暴虐——而此转变始终都是可能的——之时,并没有一制度性的“第三者”来限制此可以无限膨胀的暴虐。本文试由此而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中存在于君主对民的无限绝对责任与社会对公正和法律的需要这二者之间的困难张力。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载体】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召开年】2009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