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勇:从形式之德到内容之德:孔子之“勇”及其现代启示
作者: 肖仕平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西方,古希腊时起,"勇"就为西方学者所重视。(柏拉图的《理想国》第四卷对"勇"就有颇为深入的讨论。在基督教思想里"勇"和"义"、"智"、"节"一起被列为四枢德。)中国传统思想亦未忽视对"勇"的探讨,在《论语》里,"勇"这个概念就出现了16次,说明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对"勇"是有足够重视的。那么孔子怎么看待"勇"的呢?他对"勇"的看待又有什么意义?
勇:从形式之德到内容之德:孔子之“勇”及其现代启示
作者: 肖仕平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针对作为心理品质意义上的“勇”,孔子反对行为上恃勇妄为和观念上以武论勇,主张把这样的“勇”纳于“仁”、“义”的目标之下。为使“勇”由形式之德转变为内容之德,孔子进而将“勇”限定为维护“仁”、“义”而生发出的那些顽强性意志品质,“勇”遂成为一道德范畴。孔子的“勇”论开创了儒家一系的“勇”的思想路线,也促成中华民族敢担道义、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品质。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孔子的“勇”论也仍有重要的价值。
社会的平民化变迁与儒学变化 对汉初儒学的一种审视
作者: 肖仕平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本书在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以儒学的平民化和贵族化为着眼点,探讨汉初儒学由衰至盛的变化。在此种探讨中,主要围绕陆贾、贾谊、韩婴直至董仲舒思想的嬗变,揭示儒学无论作为社会思潮还是思想学理之迁变流转。本书论题集中,角度独特,对当下的文化建设也颇有现实价值。
汉初儒学复兴
作者: 肖仕平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代哲学   儒学   儒家  
描述: 西周后期以来,贵族社会衰落,原为旧贵族所拥有的上层社会位置为平民所获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社会出现平民化走势;汉立政之初,当时的社会上层在成分来源上普遍出自平民,社会平民化的历史走势被推向顶点;在往后的王朝历史进程里,上层社会又逐步走向贵族化,并最终完成了它由平民化到贵族化的转变。本文以为,社会结构的这番变迁是我们理解汉初儒学复兴以及当时儒学思想特征的根据。 就儒学的社会复兴而言,汉政权建立之初,社会上层的平民构成造成平民意识凸显于社会,因同平民意识能相接榫,黄老之说流行开来,并被选择为汉初政治的
传统儒学的“诚”、“信”: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兼由“诚”、“信”意蕴差异看当代诚信道德建设的理路
作者: 肖仕平   来源: 儒学与当代文明——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传统儒学的“诚”、“信”: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兼由“诚”、“信”意蕴差异看当代诚信道德建设的理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