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诸葛亮的阴谋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描述: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舌战群儒(43回)是整部小说中最精彩最细腻的部分。是因为诸葛亮的智慧吗?其实,如果说在诸葛亮与江东群儒们的辩论中体现了他本人智慧,倒不如说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意识形态。实际上,一场关于决定未来中国版图的议事莫名其妙地被诸葛亮变成了一场道德说教。
《三国演义》英雄形象之侠义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侠义精神  
描述: 中国古代的侠义精神在发展流变中具有多样性,而承载这种精神的载体—侠文学中涌现了大量的侠义形象,在《三国演义》中亦有此类人物的塑造。他们有的体现了墨家"公义重于私仇"侠义观,如张辽,有代表道德信仰,吸收儒家思想,形成了具有"仁义"新内涵的"儒侠",如"义绝"关羽等,这些形象从侧面角度显示了明清侠文学之盛况。
《三国演义》英雄形象之侠义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时代漫游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侠义精神  
描述: 中国古代的侠义精神在发展流变中具有多样性,而承载这种精神的载体—侠文学中涌现了大量的侠义形象,在《三国演义》中亦有此类人物的塑造。他们有的体现了墨家"公义重于私仇"侠义观,如张辽,有代表道德信仰,吸收儒家思想,形成了具有"仁义"新内涵的"儒侠",如"义绝"关羽等,这些形象从侧面角度显示了明清侠文学之盛况。
我眼中的诸葛孔明——浅谈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论辩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诸葛孔明   《三国演义》   诸葛亮   论辩艺术  
描述: 诸葛亮的形象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然而说起他的论辩艺术来,我想大家未必都熟悉。下面,笔者就《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舌战群儒》来浅析一下诸葛亮的论辩艺术。
《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近妖”效果探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近妖   诸葛亮   罗贯中  
描述: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忠君的典型。这一形象凝聚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憧憬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表现了下层人民对贤能宰相的热望和对智慧的渴求。作品欲显诸葛亮之多智而出现了"近妖"的效果并不是罗贯中有意为之,而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的。这不仅与作者创作的价值取向有关,而且也与历史演义体小说的文体、崇儒重道的文化背景及受众的审美接受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羽:语言是把断头刀
作者: 暂无 来源: 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中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羽   《三国演义》   典型人物   语言学  
描述: 在三国中,能言善辩之人,数不胜数。他们或奉旨出使,或说服敌人,或舌战群儒,滔滔不绝,让人叹为观止:《三国演义》,也因此成为职场语言学的典范。
柴桑,周郎的忧伤
作者: 暂无 来源: 地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卧龙  
描述: 柴桑本是个小地方,它的大红大紫完全是因为《三国演义》的渲染.在这部历史小说中,柴桑是诸葛亮的风光之地,“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卧龙吊丧”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柴桑也是周瑜的伤心之地,赤壁之战中雄姿英发的周郎,却在斗智斗勇中屡败于诸葛亮,最后郁郁而终,回到柴桑的只有他的灵柩.正如周瑜临终时发出的那个“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一样,柴桑承载着周郎无尽的忧伤.
诸葛亮骂死名臣?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赤壁之战  
描述: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语言犀利,不仅在赤壁之战上舌战东吴群儒,还在魏蜀两军阵前痛骂王朗“狼心狗行之辈”,“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王朗就这样被诸葛亮几句话活活地骂死了!
软语化干戈
作者: 暂无 来源: 满分阅读(初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志》   《三国演义》   诸葛亮   曹操  
描述: 三国.是个辩士纵横的时代,诸葛亮舌战群儒,张松讥讽曹操,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可是,有一个辩士,大家却很少知道,《三国演义》里没有,只是在《三国志》里,陈寿才对他的口才进行了精妙的描述,让人读了叹为观止。
论《三国演义》里南蛮巫风的隐没与凸显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蛮巫风   《三国演义》   隐没   凸显  
描述: 中原王朝的巫风逐渐衰微,正统文学的强力话语使巫风逐渐淡出传统文人的视野。成书于民间集体创作向文人个体创作过渡时期的《三国演义》,民间巫风信仰与文人创作视野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与融合。文人作家一方面喜欢和接受民间信仰中的“怪、力、乱、神”,另一方面又带着融合了儒释道精神的眼光来描述这些巫术。于是,南蛮地区兴盛的巫风便处于一种儒学文人认知视野下的中原巫术规范,隐没与突显便并行在了《三国演义》的叙述申。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