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屈原·陶渊明·白居易:中国文人的三大人生范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范式   兼济之志   仕隐   独善其身  
描述: 屈原和陶渊明这两位先贤,一个作为入世者的典范,一个作为出世者的楷模,代表了儒道两家的文化传统,而白居易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从而成为具有深刻内在矛盾的两种文化教育模式的结合,对后世文人发生了巨大影响。屈、陶、白人格精神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被逐渐标本化,成为不同时期中国文人(尤其是贬谪诗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士人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观念。他们主张积极用世,希望人生有所作为;但在不遇明主或“道不行”时则隐居而求其志,独善其身,以待时机。
儒道思想对辛弃疾仕隐生涯影响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仕隐   道家   儒家  
描述: 先秦儒、道两家思想在中国后世思想史发展中影响最大。南宋词坛大家辛弃疾,以其贞刚之词意,雄豪之气象为中国词坛带来一股英雄之豪气,结合其身世,儒、道思想冲突与互补在他的思想当中尤为显著。本文结合先秦儒、道思想的冲突与互补来阐述辛弃疾的仕隐生活,更进一步探究这种文化冲突对辛弃疾南归后思想的影响及其豁达人生态度的形成。
孔子进退观及其践行
作者: 田园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进退观   仕隐   天道   孔子   天命  
描述: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研究著作汗牛充栋,可大多数的研究关注点集中在对《论语》的诠释、解读,对仁、礼、义、勇等范畴的哲学考量上。迄今学界对孔子在仕途道路上的进退原则与行为依据,对孔子的进退观也有一些探讨,然而孔子进退观研究是不可忽略的。从个体的视域上看,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并且在此之前也曾在鲁国为官,他在这一时期内不断寻求出仕机会而又辞官离开,体现了他对乱世和对自身仕途选择的思考,这是他的处世之道。这个境遇性的过程就是孔子进退观形成的过程。在现当代的学者观点中,孔子当然是重视出仕的,并且
「霄汉风尘俱是系」──白居易「中隐」思想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学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园林   仕隐   白居易   中隐   吏隐  
描述: 隐士情怀是中国文人所持有的人格表现,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面对退隐时的挣扎情形与调方式,是极具典型与特色的一员,本文探索他折衷於积极“出仕”与消极“退隐”的思索过程,进而对其提出“中隐”思想的原因,以及“中隐”思想的内容,作一探讨。 白居易是在无法仿效前贤归隐山林之後,配合己身随遇而安的个性,?自己寻找到仕与隐二者间的平衡折衷的道路,这种“中隐”思想,或名?“吏隐”的思想,保存了儒家进退有据的原则,不舍人世,坚守其社会责任。不过,较之“道仕”时的济世热情,义无反顾的付出,“中隐”的出仕态度,则显得较?淡出,毕竟,诗人在仕途浮沉当中,已知“道仕”之不易,“中隐”恰可舒解坚持“道仕”所带来的各种挣扎与压力,使心理得以平衡。这种隐逸思想受先秦儒、道、法三家观念的影响,也受到汉、魏以来隐逸思想的薰陶。总之,白氏“中隐”思想的提出,是词和兼融前人的见解,而将之体现於“园林”生活之中。这样的观念,影响着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人的隐逸思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