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道教内丹对佛教义理的融合和发挥初探——以《性命圭旨》一书为例
作者: 傅凤英   来源: 全真道与齐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佛教义理   生死观   心性论   空观   道教内丹  
描述: 唐至元明清道教史上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自全真道流行以来,“三教合一”学说盛行。特别是中派丹法更糅合了儒、释、道思想,将清修理论集中于一个“中”字上。《性命圭旨》是明清中派修道理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融合儒、释、道三家相通之说,倡导性命双修,认为儒、释、道虽各言内修之妙,但“教虽分三,其道一也”。特别是道教内丹对佛教禅宗心性论的融合和发挥,开辟了道教内丹跟佛教特别是禅宗在诸如生死、境界等问题上的相互冲突和融合,正是在相互冲突中,双方都能够取长补短,吸取对方的思想精华,以纠正和弥补彼此的不足,在互动中使得双方的理论都进一步得到提升。
中国古代三种基本的观时方式——切入古代时间意识的一个维度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执有观时”   空观   中国古代时间意识   “解空观时”   “体无观时”   绵延  
描述: 在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谱系中,存在三种基本的观照时间的方式:"执有观时"、"体无观时"、"解空观时",分别对应于传统的儒家、道家和佛禅这三种文化类型。传统儒、道、释观照时间的方式不同,其各自超越时间的路向也不一样,儒家是持存和延续"有",道家是返回本源之"无",佛禅则是破除执念、顿悟证"空"。这三种观时方式可以概括出两条时间意识的主线:"绵延"与"空观",这两者自身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了一种悖论性关系,这种时间悖论不仅来自各自理论本身的复杂性,更关键的是取决于肉身生命的"有死性"。正缘于此,这种时间悖论始终存在并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诗学等文化领域。
白居易佛教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宗禅   白居易思想   独善   道家思想   空观   “空”   大藏经   融合点   禅定   佛教思想  
描述: 历来评论白居易思想者,都公认他身上兼有儒、道、佛三家思想。在具体论述时,他们或按时代先后力图说明其演变轨迹,或试图比较其三家思想所占之比重,或分析其思想中矛盾之处。其主要方法和侧重点即在于他们大多把这三者对立起来分析。本文有感于此,想换个角度,着重从整体结构方面,从同的方面就道佛、思想在白居易思想中的层次和融合点来谈。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纵观白居易的一生:达和穷是其一生的主要经历,独善和兼济是其一生活动的两个方面。儒家的穷达观是其思想的第一层次。他的独善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的。仔细阅读其反映独善思想的大量闲适诗,便可知其独善的内涵已是道家的“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了。但其中有许多佛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