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唐代御史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任职资格   文学因素   唐代   唐代御史  
描述: 唐代御史制度是一个注重文学的职官体系,《文苑英华》《全唐文》中收录的御史授职制诰达百多篇,显示出唐王朝对御史任职资格中文学的基本要求。唐代御史的任职制诰中主要包含好儒、尚文、吏能、重德四个方面的标准:儒求经济、文尚词藻、才重吏能、行崇正直,它全方位考察文人在文、儒、吏、行、法诸方面的综合素质,赋予了唐代文学和文学家御史重大的政治使命和责任。唐代御史任职资格中强调的“文学”,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文学艺术,而是对传统士人知识结构的全面要求,是唐代文人人格修养的综合体现和行政能力的具体实践。它不仅引导唐代文人的为学、做人的方向,确立文人的政治奋斗目标,而且还使其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更契合于现实人生而大放光彩。
“天人合一”思想的三维解读、影响及现代价值——以思维方式为视角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价值   三维解读   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并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仅将在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天人合一"思想理解为儒家一家之言,显然有失偏颇。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为主干的,以"道"、"佛"为两翼的三维结构。三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也使中国人特有的整体性、适度与执中、对立与统一、直觉与体悟、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相统一的思维方式逐渐稳固并传承下来。同样,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也不能局限于仅仅将其视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救世哲学,而还应该立足于时代,思考其对现代理性思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性。
从儒道墨法的对比中看儒道互补格局的形成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墨家   儒道互补   法家   儒家  
描述: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随着历史的发展,四家的命运迥然相异,其中墨学沉寂,法家逐渐式微,儒家崛起并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位置,道家紧跟其后,与儒学相配合,一张一弛,引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其中的原因只能结合四个学派的思维特质去分析才能得以明了。
苏轼及其散文创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文   创作   苏轼  
描述: 苏轼一生悲剧,卷入政治漩涡中,因才遭忌,因忠而遭害。他通晓儒、道、释文化,学养厚实,因而在散文理论方面提出了卓越的主张。他虽一生坎坷,但不弃忠贞正义,一副傲骨坦然于天地。高尚的人品决定了他的散文多切实之论,多浩荡空灵之气,多幻化奇谲之变。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