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代孔颜曾孟四氏圣裔的教育与科贡:以阙里孔氏庙学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阙里   四氏学   三氏学   教育   明代   四氏圣裔   孔氏庙学   科贡  
描述: 阙里庙学初建于魏文帝黄初二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重建之后,主要用来教诲孔氏子弟。宋哲宗元祐年间吸收颜、孟二氏子孙入学,成为孔、颜、孟三氏子孙学习的场所。明万历十六年允许曾氏子孙加入,三氏学发展为四氏学。自宋至明,习业主体虽由一姓扩大为四姓,但其作为圣贤子孙习业场所的性质始终没有改变,清代仍是如此。然而除此之外,庙学在管理形式等方面却在不断变化,以明代最著。在明代科举社会的强力影响下,自正统九年始,阙里庙学的管理方式、办学取向以及岁贡、科举、考选等具体环节与府、州、县儒学渐有趋同之势。但四氏圣裔是一特殊利益群体,在诸多方面可以获享政策上的优惠,所以阙里庙学的地位始终高于一般儒学。
金陵学派:儒学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对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学派   文明   对话  
描述: 明清之际,南京地区出现了一批"以儒诠经"的穆斯林学者,并逐渐发展成为对中国伊斯兰教民族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金陵学派。金陵学派发起的"以儒诠经"运动及其实践,实际上是两种文明,即儒学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对话。它的出现和发展,原因有二:一是,元明时期中国内地回族穆斯林组成的变化,及穆斯林人口在金陵城下的大集中,为两种文明对话作了人员上的准备;二是,明末清初,南京特殊的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地位,造就了一批"中阿兼通"、"学通四教"、学术胸襟和视野开阔的穆斯林学者,使得这一文明对话成为可能。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虽然有较大的差异,但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等深层次上却有许多相通之处,金陵学派学者正是以此作为结合点,成功地实现了两种文明的对话与交融。这不仅从深层次上加速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而且为当今世界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