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王维、李商隐碑铭文比较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李商隐   王维   碑铭文  
描述: 王维与李商隐都是文学史上的关键人物,都以诗歌著名,而他们包括碑铭文在内的骈文,同样超群拔萃。总体上说,二家碑铭各具面貌,王维臻于雅而商隐偏于华,是唐代碑铭文的两种范式。然二家也有相近之处,即入世儒宦之碑铭雅韵古朴,出世僧道之碑铭华辞流荡。
元好问的僧道碑铭文略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僧道   元好问   碑铭文  
描述: 元好问深受佛、道、儒三教之影响,并成为三教合一的代表。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从不同角度,结合人物身份,在其碑铭文中塑造了十三位个性迥异,却又在思想和行为上有相似之处的僧人道士。元好问有关僧道的碑铭文的内容与艺术,成就值得探索:内容包括僧人道士的儒家特点,道士奇异的人生经历,及僧人道士的贡献;艺术成就则为平易而形象的语言,贴近人物身份的宗教术语,中和的情感态度。
西夏党项羌作家文学述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夏   诗歌   碑铭文创作   散文创作   诗歌创作   党项羌作家文学   碑铭文   简述  
描述: 西夏是由党项羌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建立于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地方政权,如果从“虽未称国而王其土”①的拓跋思所建立的夏州政权开始算起,共历时347年(公元881年至公元1227年)。其所领疆域,奄有现今甘肃大部、宁夏全境、陕西北部,以及青海、内蒙之部分地区,“方二万余里”,“东据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控大漠”。②西夏王朝具有明显的仿唐性,其社会性质属于封建制。其政治、经济一度获得巨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亦蒸蒸日上。在与中原文化及西域文化的交流之中,党项羌统治者推行开放政策,允许佛、儒、道三教在其境内传播,并致力于翻译有关经典。西夏王朝还在推行汉字教育之基础上创造了西夏文,并扩大西夏语言文字的教育、创造了灿烂的西夏文明。党项羌为古羌人后裔,与现今的藏缅语族各个民族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南北朝时代,党项羌先民活动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交接处,逐水草而居,从事游牧业。至隋末,他们的生活空间逐步拓展,“东至松州,南界春桑,北邻吐浑,有地三千余里”,但其社会形态仍停留在原始状态。唐初,党项羌各部落先后归附朝廷,后因受吐蕃之挤迫,先后迁入今甘肃东部的庆阳及陕西北部地区,与汉民族相杂居,从事农耕生活,到唐末,已出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