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论语》看孔子的隐逸观
作者: 李贵邦   来源: 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子   隐逸观  
描述: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代表,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文献。一提到孔子,人们无不对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济世精神所感动,然而,作为圣人,孔子也并非只有一副面孔,在他的内心深处,也藏着一颗隐逸的心,一种对平和宁静生活的无限向往。研究孔子《论语》中的隐逸思想,既有助于还原孔子思想的广度与深度,还益于把握儒家思想的坚持与变通。
先秦儒、道隐逸观略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周易》   隐逸观   儒家  
描述: 隐逸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隐逸思想历史悠久、来源复杂.<周易>导源于前,儒、道各具自成体系的阐发.儒家强调的是手段式的待时之隐,道家追求的是目的式的适性之隐,两者既对立,又互补,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了隐逸文化的坚实大厦.
儒家隐逸观与自然观自先秦至唐的演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观   玄学   隐逸观   儒家  
描述: 儒家的自然观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为"尚用",二为"比德"。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儒家伦理道德至上向自然山水的转移,山水成为君子德风的比喻和象征。汉儒"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对先秦儒学"比德"观念的继承和发扬。经过晋宋玄学对传统儒学的扬弃,儒隐者不仅比德山水,还寄情山水,以追求高洁独立的人格。唐儒高举建功立业的时代大旗,始终没有改变积极用世、匡扶天下的价值取向。即使走上隐逸之道,也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