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内圣外王”:儒学的引导性和实践性?
作者: 郑臣   来源: 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引导性   内圣外王   实践性   儒学  
描述: 儒学的精神实质可以用"内圣外王"一语来概括。儒家认为内圣为基础,外王为目的,内圣与外王不能割裂开来。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不但涵盖了内圣与外王两面,而且在深层次上阐明了道德与政治内在的统一关系。由此出发,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强调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学所具有的引导性和实践性的精神特质。
宪政视角下的“内圣外王
作者: 徐崇杰   来源: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w and Economics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德法合一   孟子   性善论  
描述: 孔子立"内圣外王"之道,仁内而礼外,孟荀分别继承之。汉儒明儒实法,宋明理学只求个人修养,皆非圣王之道。新儒家熊十力倡"体用不二",认为"內圣""外王"不可离。张君劢倡"德法合一",意图以儒家新宋学之
儒家理想人格对构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理论的借鉴意义
作者: 黄知伟   来源: 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儒学士大夫   知识分子  
描述: 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一词虽然源于西方,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知识分子是一直存在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是受儒家思想和文化熏陶的儒学士大夫,内圣外王则是儒者的理想人格。在当
新加坡儒学:源起、发展、特征与评价
作者: 梁元生   来源: 2004年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新加坡儒学   道德教育   儒学教育   内圣外王   儒家伦理   文化素质  
描述: 本文不从“工业东亚”的经济角度,而改由内政与外交两方面考量“新加坡儒学”或“李光耀儒学”,是作者的一个新的尝试。而逆转运用儒学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内圣外王”作为分析的架构,也有点哗众取宠之嫌。不过,用“内圣外王”去形容李光耀的并非始于本文。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