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两宋书院勃兴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宋书院勃兴   原因   弊端  
描述: 书院兴于两宋时期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本文依据文献史实,从科举制日益腐败,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成熟,儒佛道文化的正统地位之争,以及宋代教育领域的整体繁荣四个角度分析了两宋书院勃兴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书院实体的灭亡和两宋书院精神的迷失正是由于书院在勃兴过程中和朝廷政策支持与理学思想这两个因素无意间的绑定。
传统儒家“信”的思想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   大学生   诚信教育  
描述: 信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儒家信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诚信不欺、讲求信用的文化传统的形成,对于理想人格的培养,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借鉴传统儒家信的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促成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对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白“三教调和”文化思想之管窥——由李白号“青莲居士”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白   “青莲居士”“三教调和”  
描述: 本文以李白号“青莲居士”为楔子,通过“青莲”在儒、道、佛三教中的特殊寓意,阐释李白“三教调和”文化思想的形成,展现李白多元文化思想中的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高贵情怀与文化人格。
魏晋名士言行的精神内蕴之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名士   精神内蕴   自觉  
描述: 在文学史上,魏晋时期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而魏晋名士更是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让历代文人效仿、推崇。文章主要通过对魏晋名士言行的探析,从三个方面——避世远祸、儒与道的调和、个体的自觉,揭示了魏晋名士言行背后的精神内蕴。
试论明中后期的儒商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原因   借鉴意义   明中后期   社会影响   儒商  
描述: 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商贾势力在明中后期膨胀起来。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儒士弃儒就贾的特殊现象,还有大批商人经商发财之后,纷纷通过纳监捐官制度,改变身份而成为儒士,从而形成了儒商阶层。儒商在明中后期的大量涌现极大地冲击了封建纲常礼教,导致明中后期世风奢靡,官场吏治腐败,士人气节沦丧,成为明代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阐述儒商的内涵,分析儒商在明中后期大量涌现的历史原因,说明它的社会影响,并试图从中为当今社会工商业的发展找到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汤显祖戏曲艺术“至情”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戏曲观   “至情”   理论来源   历史意义   汤显祖  
描述: 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主张戏剧创作应以情来对抗程朱理学束缚人性的理。统观汤氏的思想脉络,儒、道、释相互交织,他没有偏执一隅,而是博采众长,这使得他更能洞察事理,从容构建自己至情的戏曲艺术殿堂,尤其在临川四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和张扬。他的至情戏曲观对后世的戏曲创作和表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日本儒学“忠”的思想的发展:以近世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儒学   近世  
描述: 忠是日本儒学中最重要的道德,而中国儒学中最重要的道德是仁,日本儒学没有全盘接受仁的思想,而忠的思想却和日本本土的正直、诚的思想相结合,逐渐扎根日本文化。到了近世,伊藤仁斋、吉田松阴等儒学家又各自提出对忠的理解,丰富了忠的思想体系,并和当时的实际联系起来,在日本明治维新和近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愈师道论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道论  
描述: 韩愈的师道论震撼时局,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师说>中.师是指传授古文、古道的儒师.道非完全的孔孟之道,亦非一成不变.耻学于师乃师道之不传之原因所在.
苏轼旷达精神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旷达精神   形上内涵   艺术创造力   思想渊源   苏轼  
描述: 苏轼旷达精神源于儒释道思想的高度融合,这种融合是他经历坎坷丰富的人生之后对人生本原的透悟。苏轼旷达精神有力地推动了他的艺术创作活动,促进了他对于常规的突破和新的艺术规范的确立,使他对世界人生有着独特而富有深邃哲理的认知,给他以敏锐的艺术情思。
析苏辙《老子解》的核心概念——“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性       苏辙   《老子解》  
描述: 苏辙《老子解》是历代《道德经》注释本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注本。理解全书,关键在于理解书中的核心观念——“性”。“性”的提出目的在于解释老子的“道”,让其更为清晰地被世人所理解。它是苏辙针对“道”举出的等量概念,具备了“道”的特征,但又超出了老子哲学范畴,把儒佛思想引入了其中。
< 1 2 3 ... 5 6 7
Rss订阅